第七百七十四章: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3/3页)

朱元璋微微低头,看向小文承趴在自己床边熟睡的样子。

好像是看到了当年的大孙子。

“咱老了,不中用了,身子骨也不行了,这大明咱现在也放心的交到你爹身上了,他不会让咱失望的。”

“小文承呐,你跟你爹不一样,你有你爹,有你娘,没了咱,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长大。”

“咱现在呐,想你太奶奶了,她跟老大,在下面肯定一直念叨着咱吧。”

朱元璋轻声的述说着,眼底中还有着对小文承的宠溺。

只是此时,在不远处候着的刘和,整个人都在不断的哆嗦。

他听不清陛下在说些什么,可是那突然哈哈笑,突然又呜呜哭,可是把刘和给吓得够呛。

只是在这个时候,刘和却不敢上前。

因为当年,上一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这么个情况下上去安慰了一句,就被陛下给下令赐死了。

皇帝的有些事情,可不是他们这些宦官可以去开口的。

皇后驾崩的时候,这乾坤清宫的宦官死了一茬,太子薨逝的时候,这乾清宫的宦官又死了一茬。

这才轮到刘和上来。

前车之鉴,刘和可不敢上前。

许是陛下累了,没多久睡着了,刘和这才小步的走出去。

而后撒丫子就往华盖殿赶。

路上雪滑,跌倒了刘和在小宦官扶着起身,又快步赶过去。

华盖殿中,朱英正在安排北伐的事情。

这次北伐不同以往,而是要真正的占据草原。

既然是占据,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迁徙百姓的问题。

草原那等地方,是很难养活人的。

别看游牧民族战力凶横,实际上对于草原的底层百姓来说,草原就是个吃人的地方。

在后世人的印象里,草原人应该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实际上在草原,对于许多百姓来说,每天能够喝到一口粥,就已经是天大的好日子了。

放牧牛羊,那不是用来吃的,那是部落的财产,跟地主的佃户一样,多数草原百姓都是给贵族打工的。

他们唯一盼着的,就是可以用些奶制品跟中原王朝换一些粮食。

冬季是草原的噩梦。

草原上,很难看到老人,因为在每一个冬天,大量的老人都会因此死去。

这里说的老,可不是七老八十,而是指的五十岁左右。

草原人为什么要打秋风。

因为在秋天抢不到粮食,那么老人和小孩,都要在严冬之中饿死。

运气不好在冬天生下来的孩子,十个有九个都会早夭。

所以朱英要统治草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粮食问题。

他要在草原上建立城池,打破草原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