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进攻帖木儿的方法(第3/3页)

而毫无疑问,大明商品在中亚乃至于世界都不愁销路。

但是大明对于外商进货,是有着很大限制的,不是外来的商人想在大明购买多少就能买多少,这里涉及到一个资格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限制,从而让大明商人在海贸上能够赚取到更多的利益。

相比较外商,大明商人显然有着更多的‘资格’。

从根本上说,朱英定下这样的规矩,也是为了能够加大贸易顺差,使得全世界的钱财都在不断流入大明。

帖木儿很重视商业的发展,撒马尔罕的商人每年都给帖木儿提供了最大的赋税。

因此对于撒马尔罕商人的诉求,帖木儿自然是要答应。

他的国书上附带条件就是要大明给撒马尔罕商人更多利益,更多的购买权限,甚至是彻底开放。

如果是之前,朱元璋说不定就答应了,但是在这些年逐渐了解到海贸的好处后,朱元璋哪里可能答应。

随着对中亚地区情报的收集,帖木儿是个瘸子的事情朱元璋自然也知道了。

听着老爷子的抱怨,朱英说道:“帖木儿仗着距离遥远,明面上是臣服,实际上就是要好处。”

“一个臣服的名义不会让帖木儿损失什么,但却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赋税,培养出更多的兵马。”

“他知道我们奈何不了他,所以有些肆无忌惮了,不过现在也是应该要给他一个教训。”

“德里苏丹图格鲁克王朝的王子,现在就生活在我们大明,在乌斯藏地区,还有着德里苏丹王室的军队,或许我们可以帮助这位可怜的王子,将德里苏丹从帖木儿手中夺取回来。”

“东察合台汗国跟我们大明一直有着联系和往来,想来他们也愿意为图格鲁克王朝复辟出些力气。”

“帖木儿这个时候还在攻打金帐汗国,在德里苏丹必然不会有太大的兵力存留,丢失德里苏丹,对于帖木儿来说也是一个打击。”

“南洋那边真腊现在已经掌控在我们手里,孙儿想先把暹罗半岛掌控在手,这样我们大明水师就不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可以直接在暹罗半岛驻军,直接进入到南洋。”

“南洋彼岸便是天竺,天竺极其富庶,也是因为这样的富庶导致他们战斗力低下。”

“拿下天竺,我大明可驻军数十万,便可直逼帖木儿。”

天竺就是后世的印度,而现在帖木儿已经临近天竺西侧。

朱英便是想先拿下天竺,以天竺为跳板建立军事基地,然后去攻打帖木儿。

至于能不能打下天竺,这不在朱英的预料中。

只因为天竺的‘热带懒惰’使得他们的军队完全跟纸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