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远征军的返回(第2/3页)

朱英在宫女的伺候下,起身穿戴衣服。

在床榻上,睡着的是倭国公主香子。

倭国虽然已经灭亡,但朱英并没有去掉倭国王室,而是保留了下来。

不过他们丧失了任何的权力,也不再享有任何的特权,只是名义上的王室。

唯一获得的,是大明对倭国王室的一些俸禄赐予。

俸禄的多少,取决于当地赋税的相关程度,而不是由大明国库承担。

毕竟倭国王室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现在倭人的精神象征。

治理原倭国的四大行省,这不是一个快速就能达成的过程,只能是慢慢来。

“殿下。”

被吵醒的香子连忙从床上起来,她想要亲自伺候朱英更衣,不过显然有些晚了。

“没事,你先休息吧。”

朱英轻轻点头,示意香子并不需要这样,然后就离开了房间。

对于香子,朱英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跟其他的妃子一视同仁。

而香子因为倭国被灭的关系,一直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太孙所嫌弃,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变得更加的努力了。

在昨天晚上,即便是有些承受不住,香子也是尽自己的全力,要让太孙满意。

对于这一点,朱英还是比较欣慰的。

“殿下,兵部尚书已经在正殿等候了。”郭忠在旁边小声的说道。

朱英点点头:“他来这般早,怕是还没吃早点,你让光禄寺准备两份早点,就让他跟我一起吃吧。”

郭忠连忙道:“是,殿下。”

今日并无朝会,你让兵部尚书茹瑺过来,朱英是打算跟他商量一下准备对付天竺的事情。

海洋上的季风就要来了,而大明的宝船也可以借助季风启航。

除了兵力的运输外,还涉及到大量的骑兵调度,包括一些后勤准备。

宝船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大。

而且停靠在海边的宝船,就相当于一个移动堡垒,随时给蓝玉的军队留下后路。

避免出现孤军作战的情况。

自从草原平定后,朱英就开始准备调动草原上的骑兵。

毕竟这么多的骑兵留在草原上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因为玉米饲料的关系,战马也不一定只能在草原上牧场才能进行养殖。

因此在最新的安排中,草原上的种马将会陆续向着大明内部进行迁徙。

除了战马外,还有驮马。

虽然大明的火车正在四处建造,但是马不管是作为骑兵,还是运输,都有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朱英也在让民间,地方官府,包括海商,去寻找各地的种马,以丰富大明马的数目和种类。

开设马场,在如今的大明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型的生意。

在官府的引导下,许多商人也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一些并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被开发成马场,用来进行马匹的养殖。

可见在以后的日子里,大明马的数量会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因为数目的增加,马匹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在坦克,汽车这些现代工业出现之前,未来的数百年里,马的重要性都占据了主要的地方。

即便是现在大明有了三十万的骑兵,但朱英显然想要打造更多的骑兵队伍,这更加利于对其他地方的征伐。

而对于蓝玉的军队,朱英正是准备再调五万骑兵过去。

一些细节上,朱英要跟兵部尚书茹瑺商讨一番。

对于朝廷准备攻打天竺的事情,兵部尚书茹瑺可要比朱英更加上心。

兵部在战争之中,主要承担的是关于后勤的作用,但如果因为后勤的关系,从而导致增大将士的伤亡,兵部可是要负担主要责任。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在这些详细统筹方面的安排,朱英的能力并不会比常年处理这些事情的茹瑺要强。

当然,因为关乎重大,所以朱英很多方面还是要听一下茹瑺的一些安排。

甩手掌柜也不是代表什么事情都不管。

“谢太孙殿下赐宴。”

茹瑺没想到太孙还会让他一起吃早点,以边吃边聊的形式作汇报。

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其实茹瑺在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在路上吃过两个烧饼了,但面对太孙的赏赐,即便是撑着,那也只能吃啊。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作为臣子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听着茹瑺做出的详细汇报,包括交上来的奏章,朱英也比较满意。

基本上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接见茹瑺,主要还是表达自己对此事的重视。

早点吃完,事情也基本上谈完了。

朱英看着茹瑺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问道:“茹尚书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说,不必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