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君主立宪(第3/3页)

朱英无语,这意思是大号废了,所以干脆养个小号。

微微迟疑,朱英说道:“爷爷,其实吧,我倒是有些其他的想法,关于在皇权这块的。”

“国家之兴衰,尽系一人之上,纵观前朝历代,但凡出个昏庸之君,那简直是整个王朝的灾难。”

“因此,我想在对于皇权之上,加上一些限制,以便达到,哪怕是君王不早朝,这个国家也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而不是因为没了皇帝,让整个国家走向衰亡。”

“以法治国,制定一套合适的制度,让文臣们以政绩为先,谁能更好的治理地方,谁就能上位,哪怕是让他权倾朝野又如何,只要能够百姓富足,不生出乱子,那就行了。”

“当然,兵权还是要掌控在皇帝的手里,保障好皇帝最基本的权力便可。”

“把原本属于皇帝的一些权力,放给内阁,国家内部的大小事务,让他们去处理,如是民怨沸腾,那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不至于连累到皇权身上。”

“有那后世有才的,自然能够抢夺回来,若是有那昏庸无道的,也不用担心他们造成的破坏太大,终归是能让大明更好的延续下去。”

朱英从没想过,自己的子孙们,个个都是精明能干,比如大明历史上的土木堡之战,又比如叫门天子。

强盛的大明,就是这样急转而下,比过山车还要刺激。

与其如此,还不如往君主立宪制方面去发展,让大明变得民主一些,这也能缓和社会矛盾,地域矛盾,阶级矛盾。

最主要的是,老朱家的传承,将会变得更加的悠久。

权力太大,也意味着责任太大,若是没了权力,那也就等于没了责任。

当然,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是要让大明彻底成为一个法治的国家。

所有人都遵循律法行事,按章办事,这就跟后世差不多。

朱元璋听到这些话,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愿意的,这不就是变成了傀儡皇帝吗?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又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么一对比起来,这皇位或许就没那么炙手可热了,甚至说当个藩王,都要比皇帝更加强势一些。

不过朱元璋心里清楚,大孙既然说了出来,就是准备这样去做的,他了解大孙的性子,哪怕他现在反对,其实也起步了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