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上坟路上(第2/4页)

这群人看到一辆旧奥拓开来,不由得全都露出好奇的神色。

梁鑫拉着江玲玲,从车上走下来,左右四周看了眼,没发现梁步勋的身影,直接拿出手机,给他打了过去,“步勋叔,我到了。”

“好,知道了,我们也下来了。”

梁鑫嗯了一声,把手机放回兜里。

前方一辆同样低调的本田车旁,车主径直走上前,笑着问梁鑫道:“孩子,你是谁家的?”

梁鑫指了指小区,“梁思云。”

“开玩笑吧?”

对方愣了,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梁鑫,“我三叔家,什么时候多出你这么个孩子了?”

“昨天。”梁鑫道,“今天来认祖归宗。”

问话的人安静几秒,发出了原来如此的声音,“哦……”

这样的事情,偶尔每几年是会发生一次的。

梁家山的宗祠,其实也就是最近二十年左右的事情。

基本上也就是梁思云发迹之后,梁家山一脉又拉来几个在全市各地任职的有出息的后代,将原本已经没落松散的家族,又重新凝聚起来。

而且这么干的也不仅只有梁家山,W市全境内约莫有二三十户,都在近二十年里,做了差不多的事情。这些家族和家族之间,又互相串联,逐渐形成更加庞大和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时至今日,这股力量对全市各方面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

周献之流,还有蓝秋燕她们家,就是这庞杂系统中的一部分。

只不过相对于全市900万的人口,这些人所占的比例,依然还是极少数的。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个系统的入口。乃至就算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也不一定会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厉害——简单来讲,这套系统,事实上就是当一套旧秩序被打破后,重新填补上来的新秩序。这份秩序,是基于地方力量最本初的状态而形成。

其对地方的真实控制程度,说句犯忌讳的话,甚至要强于朝廷。

那些挂牌子的衙门,只是个壳子。

而壳子里面所包含着的,才是这些人和这些人所代表的里子。

只不过这样的里子,自然不能完全由单一的“自家人”占据,各家各户,时不时的都还需要吸收梁鑫或者陈光建这样的外人,来补充和延续自己的力量。

——看似很封建,可这就是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当原有秩序被打乱后,人们总是更加天然地倾向于回头去寻找更古老的东西去替代,因为那意味着社会组织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尤其当一个族群中出现一个“优秀人物”时,这样的社会结构和模式,就会更早更快地到来。

至于这个系统之外的人,要么就是跟着国家大势走,考个编制,然后进去后发现“为什么我明明这么努力,升职的却是赵主任的傻逼侄子”,要么就是像萍姐那样,皈依神的怀抱。还有陈耿,也是一条路子,踩着法律的边界,去拥抱和他一样对明面规则失去敬畏的人。

诸如此类,就是社会的复杂之处。明面上和暗地里,总是两条线共处并行的。就连梁思云这样的人物,都逃不出这个无形的牢笼。

而梁鑫,更是付出了一辈子的时间,才得以窥见融入其中的路径。

然后自己主动送上门,自投罗网,还甘之如饴。

“做生意的?”问梁鑫话的人,看着路灯下模样年轻的他,认真又不确定地问道。

梁鑫淡淡回答:“对,开网站的,同学网听说过吗?”

对方闻言,嘴巴顿时微微张开,惊声问道:“同学网?你是在那里面……”

“董事长。”

梁鑫微笑道,又给他介绍江玲玲道,“喏,这是我未婚妻,我们网站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对方定睛一看,发现还真是那广告牌上的漂亮小妞,顿时我草我草。

在一阵惊呼声中,没一会儿,等到梁步勋陪着老爷子和老太太下来,稍微给大家再一介绍,今天赶来祭祖的一群人,就全都知道了,梁思云家里多了个了不得的小朋友。梁鑫也顺便认了俩阿姨,梁思云的大女儿和小女儿,还有大表姐和小表妹。

只是黑灯瞎火的,连人都没怎么看清楚,他们就已经进了车里。

“玲玲也来了。”梁步勋看到江玲玲,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

江玲玲总算不笨,忙甜甜地喊:“叔叔好。”

“嗯。”梁步勋点点头。

梁思云也深深看梁鑫和江玲玲一眼,微微点头,眼神赞赏。能这么大清早陪着梁鑫过来,梁思云对江玲玲第一印象不错,心里也顺带明白,这个女孩子,应该是很被梁鑫看重的。

——这似乎也是废话。

首都和S市那边满大街的广告牌,那也不是白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