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山(中)(第4/8页)

玲玲文化版权公司也随之注销,退出了东风文娱的管理体系。

市场面不少人对梁鑫的这一系列动作略感奇怪,坊间不少人猜测梁鑫是想卷款跑路,网络上也议论纷纷。但梁鑫不仅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反倒还变本加厉,在三个月后,他又以一场惊天交易,让全社会发出了一片惊叹。

2016年3月,刚刚开春,梁鑫就以80亿美元的价格,将日渐形成气候的饿不饿,分别卖给了东风投资集团和阿里,两家各占50%的股份。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阿里的支付系统急需渠道支持,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东风投资集团则纯粹就是放贷生意做得太好,又舍不得放弃外卖这块阵地,干脆直接自己吃下一半。

梁鑫一看资本市场这么客气,也就更加不藏着掖着了。两个月后,他又以20亿美元的价格,赶忙将自己手里10%的黄团股份,分别对半卖给了微信和阿里。

连续两笔超级大交易,套现100亿美元。

外界一时间更加确信,梁鑫是要跑路。

流言甚嚣尘上,甚至连有关部门都特地找了梁鑫谈话。

梁鑫无奈之下,只能召开记者发布会,坦言道:“我们从二零零八年开始,经济一路走高,到了今年,就已经是第九年了。说实话,目前虽然我们的经济走势还是很强,可我内心却很担忧。因为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的周期,是波动的。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强劲,虽然我相信会一直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我认为会慢下来。

我们这些年也经常听人说起一句话,叫作只有当潮流退去后,人们才知道谁在裸泳。我觉得,既然现在潮水已经涨到这么高了,那么或许,它可能真的要往下退了。不过我卖掉这部分资产,也不完全是因为我对局势的判断。我卖掉饿不饿和黄团,主要还是基于收益考虑。

饿不饿和黄团目前每年的营收,只有几十亿而已。按这个利润,光靠拿分红的话,我要将近二三十年才能拿到一百亿美元,而未来的市场,又是捉摸不定的。我又不想继续花精力和时间在外卖业务的管理上。所以我才趁现在资本市场价格还比较高,能套现的赶紧套现……”

梁鑫一番话,既让市场人心浮动,又让不少人吃了定心丸。反正说来说去,暂时经济还没出事就对了。只是梁鑫这狗日的,现在兜里光现金就有100多亿美元,真踏马让人羡慕啊!

梁鑫接受完采访后不久,社会上的情绪就逐渐恢复稳定。不过对梁鑫来说,他的产业清理工作,这才刚刚开头而已。半个月后,在三金咨询四大天王的努力下,栋梁房产的所有产业账目全部厘清。在一口气卖掉2116套房产后,栋梁房产名下,实现了零负债持有2094套房产的战绩。宁臣、杨路、凌煜和贾孝贤,也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按照约定,梁鑫直接给了宁臣5亿的现金奖励。

宁臣拿到钱后,4月份就辞了职。然后在梁鑫的忽悠下,他又把这五个亿投进了栋梁房产,持股10%,替梁鑫干起了“鑫鑫”连锁超市。由于门面全都是自己空手套白狼免费的,几乎没有任何资金压力。所以未来开店成本肉眼可见的低,市场竞争力强大,前途相当可期。

等办完心心念念许久的栋梁房产的这档子事,6月份,梁鑫又马不停蹄,卖掉了手里20%东智二厂的股份,作价20亿,买家同样是东风投资集团。

“他是不是拿我们当垃圾桶了?”汪书记对此提出了异议。

然而他这回虽然看透了事务的本质,却已经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了。

集团上上下下,到处都弥漫着胜利和骄傲的气氛。东风支付和东风慈善现在日入三亿,一年的税前利润超过千亿,花点小钱怎么了?再说了,还有东风广场三期项目落地后,广场那边也是年入四百多亿,还有东风文娱那边,也是两百多亿的利润,再加上三金科技,东风投资集团的年归母利润直奔两千亿去,花那么点小钱能怎么了?

而且要知道,那可是梁鑫啊!

“没有梁总,咱们这些职工,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吗?我看这个汪书记,就是非要跟我们这些老百姓做对!看不得我们挣大钱!”

集团食堂年薪25万的打菜大妈,如是恨恨说道。

然后梁鑫在员工的支持下,反手就来了波资源整合。2016年下半年,在梁鑫的主持下,东风慈善、东风支付和东风金融终于完成合并。

手持20%东风慈善股份和15%东风金融股份的梁鑫,在公司合并后,又依靠从陈光建手里搞来的股份,正式成为东风金融最大的个人股份,持股比例高达20.5%。

以东风支付将近年入千亿的税前净利润,梁鑫每年可从东风金融拿到的钱,直奔200亿。也就是俗称的放高利贷所得。自2015年起,国内的超前消费市场,韭菜们陆续成熟,为梁鑫这类人提供了大量的可收割场景。梁鑫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收割,眼下他手里什么公司都能放弃,唯独东风金融的股份,绝对要传到下一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