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又是奋斗的一天啊!(大结局)(第3/5页)

梁鑫反口道:“我要是这么容易就让你们炸出来,你们以后得多不珍惜我这个领导啊?反正没有一个点,这个事咱们就别谈了。我反正拖得起,先拖个三年再说。我倒要看看,到时候是什么形势能逼我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郭总,我可不怕的。”

“唉,这话说得……伤感情。”郭耀辉只能道,“那就一个点,不能再多了。”

“这话你说了算?”

“我带着额度来的。”

“操……”

……

几天后,梁鑫将手中12%的东风物流股份转让给了东风投资集团,换回1%的东风投资集团股份,对集团持股达到了2.5%。这笔生意梁鑫简直赚飞,可市场方面却已然十分麻木。只有部分财经媒体的从业人员,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对此表示了震惊。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他们看到的,也仅仅只是一堆枯燥的数据而已。

交易完成后不久,东风投资集团便召开了新一届的董事局改选大会。陈荣幸在大会后半段,光荣退休,梁鑫当选为新一届集团董事局主席,康明当选为副主席。四个月后,陈荣幸又经过组织程序,卸任了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梁鑫随即得到省国资方面的任命。与此同时,上面还派下来一个新的书记。意图有点不好解读,可这位新来的书记到任后,马上就跟梁鑫表明了工作态度和立场,表示自己不会插手集团的经营决策,纯粹只是服从组织安排。

就这样,东风投资集团在新的一年里,又迎来了自己新的领导团队。

而梁鑫上任后,也确实像自己跟郭耀辉保证的,不敢做太大的动作。他小心翼翼地把数以亿计的资金,谨慎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上马后紧跟国家新一轮经济规划,除了做充电桩,就是做物流仓储配套。大几百亿不眨眼地撒下去,资金回收的周期,以十年来计算。

除此之外,东风投资还进军内地,大肆买入那些因为空心化而荒芜的山区和农村土地,然后引入大量自动化农机,招聘“职业农民”,开启了东风投资的农业时代。

步子迈得看似很大,但实际又做得非常如履薄冰。最坏的情况下,按集团内部的计算,将来出让那些土地,也足够收回经营成本,保证集团不出血就是。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集团职工、外包公司的老板和员工们,还有依附于这套系统生活的上下游产业从业人员,数以百万、千万计的人,他们却已经获得数以十年计的谋生和发展的机会。不知不觉,千万人的生计,就落在了梁鑫的肩上。

他好像没做什么,只是单纯地撒钱而已。

他好像又什么都做了,因为他撒的那些钱,都落在了千千万万人的手里。

两年后,梁鑫再次在某个春天去BJ开会时,第一次受到了大老板的接见。

握了手,还合了影,还拿了个勋章回家。

而除了这种级别规格的大会外,他在平时的生活,似乎也真的很自由。每天上班时间随意,到集团后往往想干活就干,不想干活就可以推给康明。他有时候也到处跑,去西南参加集团数据中心的落成,去西北看咸水湖的“内陆海鲜养殖”,去北方和毛子签署高空作业产品合约,到东南看集团最高科技成果光刻机工厂的惊人产能……

不过一般走的时间也不多,最多个把星期,就得回W市主持大局。而金水系的活儿,则基本就没怎么管了。统统扔给了宁臣、杨路那一大票“内臣”。只是事实上,在他们背后盯梢的,却是江玲玲、安安和路娜。尤其是安安和路娜,两个一个闲庭信步,一个细致入微,把自家的产业控制得稳稳当当。而江玲玲也没闲着,主要负责给梁鑫带孩子。

孩子总是长得很快,梁鑫家的少爷小姐们,一转眼就出落成小大人的模样。

在江玲玲的温柔又不失严厉的管教下,孩子们万幸都没怎么长歪。梁冠佳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17岁那年,就以刚好擦边的分数,凭实力考入了本省第一名校。

梁冠明紧随其后,次年去了某C9,父母半桶水的“伪学霸基因”,加上顶尖教育资源的配置,让这哥儿俩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一帆风顺。还有他们一母同胞的弟弟们,梁冠宇和梁冠平,梁冠东和梁冠中,看样子成绩也都过得去。

只是同样因为基因的缘故,安安的几个孩子,在读书这件事上,就要明显困难得多。梁鑫的四个女儿,梁甲璋、梁甲琮、梁甲璋和梁甲宁,可以说一个赛一个的困难。而且最令梁鑫心塞的是,三个女儿里头,只有梁甲璋勉强算是继承了安安的美貌,其余三个,长相明显随梁鑫本人。不过好在安安的两个儿子,甲声和甲兴都中了头彩。哥儿俩打小就长得相当可爱,一直从小可爱到上小学,慢慢就朝着帅逼的方向,头也不回地猛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