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嫡长女(第2/4页)

所以他不论如何,都必须一条道走到黑,坚决的拥护魏涟漪!

蒋顺杰心头一狠,然后站了出来,朗声说道:“各位,下官倒是另有人选。”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还记得,就在数月前,先皇曾带文武百官夏狩,并在夏狩成绩公布后,选择册立三公主魏涟漪为太子。”

“只是当时百官的反对,此事才暂时搁置了下来。”

“依本官看来,先皇既然意欲册立三公主为太子,就可见先皇是承认三公主能力的。”

“三公主加入镇武司不过短短两年,就已经从一个镇武卫晋升至一州镇抚,她的能力想必各位也是有目共睹的。”

“依本官之见,我们理当遵循先皇的遗志,立三公主为新君!”

“各位意下如何?”

哗!

听完蒋顺杰的这番话,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一片哗然。

就连中立一派的官员,此刻面色也不由狠狠的抽搐了一下,似是没有想到蒋顺杰竟然成了魏涟漪在朝堂上的喉舌,彻底打破了朝堂上的铁桶一块。

众人的目光,此刻齐刷刷的朝着一袭孝服的魏涟漪看去,似是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到什么不一样的表情。

自夏狩后,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六部之一的户部尚书转投自己的麾下,若是再多给她一些时间,恐怕她还真有可能会成为太子吧?

文武百官的心头不由升起了这样一个念头。

只是可惜的是,先皇魏晋突然驾崩,也导致了魏涟漪没有机会继续布局下去。

仅仅只有户部尚书蒋顺杰一人支持,还是显得有些独木难支啊。

然而朝堂上这样的变化,还是让霍宇和王景徽面色皆是有些难看。

本来只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的纷争,现在又重新挤入一个三公主,无疑是让这场新君之争又多了一分悬念。

蒋顺杰或许是独木难支,但也让三公主彻底的加入了这场新君之争。

正常情况下,朝堂上只有文武两派进行新君之位的角逐。

或许用不了几天,随着双方经过数轮唇枪舌战,这场新君之争就会以一方胜出而告终。

现在不一样了,第三方的出现,让这场新君之争无疑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接下来的争夺中,也不得不将三公主加入假想敌的队列中。

但新君之位,不可能一直旁空下去,先皇的葬礼还需要新君主持,如果一直不选出新君,那势必会导致九州极有可能陷入分裂。

所以在双方看来,到最后肯定是某一方占据一定优势,然后再许以另一方优厚条件,让另一方选择妥协。

现在就算是想妥协也没法啊,因为三公主的加入,也让三方陷入了三足鼎立。

朝堂上,立即陷入了接头交耳中。

王景徽朝着不远处的公公看了一眼,公公立即会意,手持长鞭蓦然抽在朝堂上。

“啪!”

“肃静!”

清脆的声响,令得整个朝堂上的议论声瞬间弱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此刻又齐刷刷的看向了王景徽。

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今天朝堂上可能不会决出新君,但三公主魏涟漪的加入,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而王景徽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三公主率先排除在外,然后重新将朝堂上众人的目光,转移到大皇子魏宗元和二皇子魏宗岳的身上。

到了那时候,他则可以在暗地里和霍宇进行商议,朝堂上的双方官员依然维持不变,然后由新君迎娶另一方某个嫡系的子嗣为皇后,以此达到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一个双方都有利的办法。

可因为魏涟漪的出现,也让这场角逐出现了悬念。

如果真的是魏涟漪继任帝位,新官上任三把火,那势必会让朝堂上出现一系列不可控的变化。

“咳咳……”

王景徽干咳一声,然后朗声说道:“自大魏建国以来,就不曾出现有女子继任帝位。”

“当日陛下之所以欲立三公主为太子,无非是那一次夏狩,三公主成功夺得了魁首,陛下一时兴起,才临时起意……”

“然哪怕是天子,也难免会有时会因一时糊涂,而妄下决定。”

“不过庆幸的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犯言直谏,才让陛下收回了成命。”

“由此可见,先皇还是能听得进百官的声音,这是一件好事。”

“但大魏天子,从未有女子继任的先例。”

“西周曾有女帝继位,却致使南宫家成功窃取大权,吾等更应该牢记前车之鉴,避免出现西周同样的情况。”

“各位觉得本官所言如何?”

一时间,朝堂上的所有人,纷纷出声附议。

“王大人所言甚是,自大魏建国以来,就不曾出现女子即位的先例,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应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