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4页)

后来刘璐也没敢找过她的麻烦。

只是在学校里见到时,那样的眼神挺让人厌烦,虽然她一向能无视。

隔夜的寿司味道一般,吃完了最后一块,她打算下午回家,先写作业,再将下次补习的内容准备好。

她离开前去了厕所,总感觉生理期要到,不放心看了眼,又没有。打开隔门出来时,看到了镜子前的刘璐,她径直走到前边的洗手台前洗手,“你在找兼职?”

许嘉茗抬起头从镜子里看了她一眼,又垂下眸挤了洗手液,在手心搓开了泡沫。

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总是充满着高傲。以前那件事,被她欺负了,自己都只能咽下。谁能想到,她还有需要打工,还是最低时薪的一天?怎么可能是体验生活呢?

刘璐笑了,“怎么,是家里破产了吗?”

流水冲打在手背上,将泡沫一并带走,洗干净后,许嘉茗直起腰,抽了张纸巾,仔细地将手缝中的水滴擦干,将纸巾揉成了团,丢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可能家里破产了,我都会过得比你好吧。”许嘉茗看了她一眼,“多操心你自己,你不配来跟我比。”

刘璐看着她说完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卫生间,似曾相识的被羞辱感再次将她包围。上一次就是这样,他们那个圈子的都是这样,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来就不会把人放在眼里。

都要去打工了,还这么傲慢的吗?

怨毒的目光盯着那扇门,她会有耐心的。

短短半个月,王潇文见识过的事,是一句都不会说出去的。

为老板做事,嘴严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些日子,对平常人来说没什么不同。早起堵车,路怒一番后去公司上班,打完一天的工,尚有体力的跑个饭局。夜店是年轻人的地盘,天气越来越冷,没法坐在外面喝杯东西放松,还不如早点回家泡脚。

若有精力,躺着刷刷手机,看到了条大新闻,但没法评论,也就随手过去了。当一件事跟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时,就是别人的家事。

还有些没随手划过的,用着外人看来复杂堪比密码学的谐音词,在通讯软件上跟朋友交流着。有些越说越上劲,一个尺度没注意,群就被封了。

从一个关键位置官员的罢免开始,京州迎来了高层动荡。

一场布局已久的大战,等外人听到了战鼓声时,已是鸣金收兵。

京州晚报就出了头版以定调,动作迅即到都不知是何日就把稿件准备好。经验丰富的笔杆子们用词却是质朴简单,旁观者暗笑着这帮人,连个传播学都不懂,写出这种刚出茅庐的大学生都会写的东西。

他们却不知,在表态上,形式越直白越有效,姿势越古朴越保险。

远在近千公里之外的北京,老板一如既往的忙碌,只是出行时换了车,多了保镖而已。老板只是个生意人,这些跟他没关系,跟他的家人有关而已。

这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有一个贵不可言的家庭。

上次老板说中下旬去温哥华,果然在月初,就已尘埃落定。

王潇文也早看出老板压着的不耐烦。果然,事情一结束,立刻撤了所有保镖,他厌恶这些场面。

王潇文也发现,这些日子没看到陆逊,倒是碰见了一个稀客,老板父亲的秘书来见了老板。

之后陆逊依旧没出现,他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他们这些人,能在大多数场合里对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很风光。但不要忘了,要在那极少数的场合里切换角色。

老板就是老板,永远不要觉得关系亲近了就以为是朋友。

没有到下旬,甚至是提前了。十号中午,王潇文就已经提前抵达机场,北京起飞,香港中转。他没有同老板去过温哥华,这倒是第一次。

陈岩只带了个登机箱,几乎没有行李,那边家中什么都不缺。

舅舅一家很早就移民加拿大,他去美国读书后,几乎每年的寒假都会去舅舅家。他大学毕业时,妹妹就来了美国念高中。

那时他便在温哥华购置了房产,那是个适合休息的地方。

喧嚣过后,陈岩回了趟家,父亲在家。

在暴风中心的人,一如往常,没什么喜悦,兴许这点波折,在他早年时见过了很多,中年时锤炼过太多次,到现在,兴许已经波澜不兴。

也没了多少人味。

前一阵,除了必要公事,他没有露过面。前几天出席了一个重要聚会时,他无疑成了焦点,之后的应酬多到连推脱都觉得头疼。

虽然在这些局上,他是被捧着的。

若说这种滋味不好受,那是虚伪的。

不论内心如何想,表面上一定是尊敬着你,把你一切需求考虑到位。你夸一句,他们都会想是哪里做得好,能不能更好。遇上了不满意的人,下次就几乎不会再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