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冯超坐到这个位置,早已将身上的短处给堵上了。

“能在一个更恰当的位置,才能有更大的作用。”陈岩又喝了口茶润嗓子,“要有更大的进步,不是个人的野心与贪欲。而是不让你的进步成果,被人轻易毁掉。”

冯超没有赞同,更没有表态。他弄不清面前这个年轻人的来意,不知是他父亲的意思,还是他本人的想法。

“在更大的进步之前,人要否定一部分的自己。”冯超沉默了半刻,又说了句,“否定自我的困难,有时是超乎想象而难以接受的。”

陈岩一时也没有说话,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您也是数学系毕业的?”

冯超自然知道他在问什么,这点旧交,在这件牵扯甚广的案子中被提起与询问,也很正常,“是的,许永成算是我的师兄,但我们读书时联系并不多。”

在见一个人之前,陈岩会查看其背景资料,过往的经历总能大致拼凑出一个大概的形象,会有利于要谈的事。而在查看冯超资料时,他总觉得这样的教育背景在哪儿看到过,一细想,就对了上来。

他也并无目的,只是随口一问。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冯超自己说完都笑了,“您是不是觉得不可信?”

陈岩摇了头,“愿闻其详。”

“进大学那会儿,大多都想进步。思想上要进步,就会主动去申请入党,竞争很激烈。然而,在全校团委书记会中,校党委书记在台上发言,许永成在睡觉。有人下台推了他,问他书记在讲话,你为什么能睡觉?他当场回了句,书记讲话,我为什么不能睡觉?从此,他跟入党,彻底没了缘分。”冯超笑着摇头,“这件事还挺大,系里都知道了。”

“若说他与党无缘,也不准确。他在大学时,与马列教授私交甚笃,常有学术上的讨论与交流。甚至很巧,他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正是马列教授的丈夫。后来听同学说,他在单位里算得上是个怪人,不和人混,也不求上进。”

这里的上进,自然不是什么努力,而是向上爬。何况大领导都对他青睐有加,不利用好这层关系以求上进,当然是怪胎。

在这个系统里,就要将所有的棱角磨平。再磨练出很多的智慧,比如明哲保身。比如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与所有上级搞好关系。曾经的冯超付出过相当惨痛的任性的代价,他也当然能理解,这么些年的许永成,与年少时的许永成,截然不同。

不过是再承担不起任性与恣意的代价。

“后来他经商,你们也没有过联系吗?”

这是在问他俩是否有可能的联系,这也是个可能有陷阱的问题,冯超摇了头,谨慎地作了回答,“没什么联系,工作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场合会碰到。”

冯超又过了遍脑子,以防有什么差错,没交代清楚,“好像还有过一次,忘了是哪一年,我在公园里碰到过他和他女儿。明明都是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他却没有送女儿去上幼儿园,说想让她无拘无束地多玩两年。”

陆逊没有参与这场交谈,在外边候着。

还以为老板累了,没想到两人却聊了挺久,出来时还一副相见甚欢的样子。也不见得老板是虚与委蛇,碰到聊得来的,成为朋友也是有可能。

而像他们这类人,没太多时间去维系交情。彼此谈得来,就是认可了对方的人品与能力。今后要有事,直接开口。

送别了冯超后,陆逊与老板上车回酒店。

陈岩坐在后座,看着窗外的街景。今天挺累,可到此刻,大脑依旧无法停止快速运转。

一个谈得上荒诞的念头在他脑中形成,多个看似没关系的点连在了一起,毫无征兆地指向了这个念头。

没什么不可能,只分概率的高低。

而这是最糟糕的一种可能。

“许永成的女儿,在哪儿留学的?”

陆逊从他口中听到许永成的女儿时,都差点以为自己幻听了。上一次,自己多嘴了一句,就惹得他动了怒。

上次的经历简直是记忆深刻,连带着牵扯人物的主要信息,陆逊都记牢了不必翻阅,他也不敢有丝毫的迟疑,“加拿大,温哥华。”

陆逊透过车内后视镜看了眼老板,老板闭了眼在养神。

一路无言,车内安静到让人嗓子痒了都不敢多咳一声,似乎就怕打扰了后座老板的休息。一个人一天说了太多话之后,只剩下了沉默,与对周遭环境的漠然。

回了酒店,出电梯时,陈岩对身后的陆逊说了句,“把资料给我。”

“好的。”

陆逊看着老板的背影,身着大衣,依旧挺拔地向前走着。但从车上到现在,自己却莫名感受到了他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