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页)

苏夫人却并不觉得高兴:“他七岁就做了四皇子的伴读,凡事都要规规矩矩,每月只能休沐四天,也只能在家待四天。他小小年纪,怎么吃得这些苦的?”

叶斐然又get到了这位二表哥的名字,说起这位二表哥,确实是个人中龙凤。

如果苏家人里有一个人最随苏将军,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二表哥苏予汐。

据说这兄弟俩出生的时候,都是苏老将军取的名字,哥哥出生的时候哭声波澜不兴,就取名为予澜,弟弟出生的时候哭声震天响,就取名予汐。

哥哥是波澜,弟弟是潮汐,苏老将军是会取名字的。

从原著的情况来看,苏予汐是最有希望继承苏老将军衣钵的,他善骑射,好武艺,区区十二岁就能打遍皇宫御前卫。

但他却并未从军,而是一直留在四皇子身边,一辈子可谓忠心耿耿。

皇帝也很器重他,毕竟几次出生入死救他于危难之中,后面被封为一品带刀侍卫,手下八名紫翎卫,个个儿都是骁勇善战的高手。

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却因为奸污良家妇女而被判了宫刑,而且这个旨意还是皇上亲自下的。

还有皇帝对他的态度也很奇怪,经常留他在宫内贴身护卫,甚至就让他站在床边,有他在身边他才能睡的安稳。

可另一方面,皇帝又对他疾言厉色,经常动不动就冲他发脾气,这关系也让叶斐然琢磨不透。

叶斐然疑惑的碎碎念:【二表哥明明不是重□□的人,为什么会去奸污良家妇女?该不会是又有人污蔑吧?】

所有听到他这句心声的人都沉默了,原来整个苏家的人,全都在那些人的算计之中。

好在后面的事情进展的颇为顺利,五姑娘军快马加鞭将军饷送到了秦岭地带,又依照苏老太妃的吩咐,让苏将军给皇上上书,说从未收到过此批军饷,只是受到了亲妹妹私下的接济。

这上书又过五日才到京城,而这十天过去了,京城已入冬,秋闱也正式结束,进入了殿试。

毫无疑问,苏予澜成功考入贡士,与南宫强等上百名学子同时进入殿士,参加皇上的亲自甄选。

淑妃去世两个月了,看得出皇上仍然十分低落消沉,再加上入冬,更是时不时的咳一下。

难得这个时候他还能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看着那些贡士,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大殿之上,皇帝温声开口:“你们都是大宁朝上下举全国之力选出的人才,今日大家贵在切磋,名次不重要。只要你们有真才实学,都能在未来治国之道上有一席之地。我大宁朝向来重视人才,诸们考生只要尽力而为便好。”

叶斐然也吃开了殿试的瓜,他这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殿试,有了小电视的叶斐然也有了身临其境一般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叶斐然随时随地在吃瓜,苏家所有人都悄悄跑来叶夫人这里跟着吃起瓜来。

尤其是苏夫人,她一个人在家等的焦急,大儿子参加殿试,她是最上心的一个了。

叶斐然躺在里间的小床上,苏家众人则坐在外间的椅子围坐在一起。

叶斐然的碎碎念仿佛装了扩音器:【皇帝怎么瘦成这样了?看来淑妃娘娘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啊!好在六皇子一直无知无觉,不然孩子可要受苦了。】

苏夫人轻笑:“妹妹,斐儿倒是挺喜欢六皇子?”

叶夫人无奈道:“别提了长嫂,斐儿是个……那叫什么来着?哦,颜控。就是谁长的好看,他就喜欢谁。咱们这位六皇子生的这样漂亮,可不就把斐儿给迷住了?”

叶斐然:……唉,没办法,好色也是一种病。

苏夫人点了点头:“那倒也是,六皇子长的确实好看,像潼儿……唉,可惜了,可怜的潼儿。”

这些世家之间都有些交情,贵女们之间私下里也有聚会,所以互相都认识。

叶斐然的碎碎念又传来:【殿试果然不同凡响,这些才子也确实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尤其是那位水利工程系统的老铁,治水策略讲的相当好。让我康康他的瓜……咦,竟然是个正派?……果然这年头正派都不得好死,……又是敬国公府下的手……】

这人也有个刚正不阿的名字,叫丘正纲,皇帝听了他的文章非常喜欢,当即就点了他一个探花,觉得他入前三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皇帝又点了南宫强的名字,颇为欣赏道:“你是南宫世家的嫡长孙,能在上万名学子中脱颖而出,确实十分有才华。朕也很欣赏兵部尚书的管理才能,不知南宫公子对于治世之道,可有自己的想法啊?”

南宫强当即高兴了,心想这不正中我的下怀,这还得多谢苏公子的锦绣文章呐!

他清了清嗓子,上前道:“皇上,学生的确有一篇文章,恰好带来了,正是讲治世的,皇上您是否要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