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不是为了前途和自己。”

“新晋影帝候选人禁忌断背情,苦追小十岁男大学生”

“近日,第39届金橄榄电影奖公布了入围名单,星岛籍演员姜换(31岁)凭借高口碑佳作《触礁》入围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作为演员,姜换一向以低调著称,从不参加综艺,没有广告代言,极少出席各项活动,然而,藏在这些低调背后的,却是陷入恋情时观众无法看到的热情与甜蜜。

“自去年《银河渡口》开拍后,姜换频繁与东河某大学学生来往,双方或于校园漫步,或在半夜的马路边互诉衷肠,旁若无人,俨然热恋之中。异地距离、身份差异都无法冲淡彼此的感情,以至于姜换在杀青后还时常往来东河与工作地点之间,耗费无数时间精力。不知合作方看到这样的姜换会作何感想?

“姜换20岁出演许为水导演作品《蓝太阳》,当中饰演男主角的恋人,就在前不久热映的佳作《触礁》中,饰演了与富豪遗孤李里(谷非雨饰演)纠缠不清的青年画家凌霄。戏如人生,这些选角背后是否为了掩盖什么真相,我们不得而知。

“让我们祝贺姜换入围金橄榄最佳男主角的最终提名名单,并拭目以待本届影帝花落谁家、他的演艺道路会不会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姜换看到最后一个字,手机屏幕刚好变暗。

车内气氛僵硬。

张安妮比他早看完后就黑着脸一言不发。

“写得不怎么样啊。”姜换状似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

说完,他抬起头,张安妮的眼睛通红仿佛这是她职业生涯遇到的最大危机。她注视姜换,好像被这句轻描淡写的点评气笑了。

“他们本来早就要曝的,你还关心起什么稿子质量。”张安妮清了清嗓子,掩盖掉自己的失态,“写成什么样才叫好?”

“不知道。”姜换说,“晚了很多才发出来,故意的吗?”

“早早地就提醒我们,吊着我,没有蹭上过年那一次的热度。当时肯定打听到了金橄榄的名单,就决定压到发布提名后更能攫取关注,不然谁知道姜换是谁?”张安妮声调暗哑,咬着牙压住岩浆似的往外喷涌的怒意,“一定是这样!”

姜换一言不发,并未对张安妮的猜测发表任何评价。

早曝光,晚曝光,对他而言都一样。

稿子写得是好是坏,当中有哪些是反话正说、欲抑先扬,他失去了分辨的能力。再次扫过那些字,白的黑的在屏幕上糊成一片,持续不断放大,最终织成一张细密的天罗地网,姜换被包裹其间,至少尚能呼吸。

他安静地做了三个深呼吸,重新打开了那个没有编辑完毕的对话框,把刚才选好的表情打进去,按下发送。

JH:[亲亲]

喻遐那边回得很快,像屏蔽了外界信息一心一意等着他。

喻遐:颁奖礼什么时候~

JH:不往后推就20号。

喻遐:好快

JH:对啊

喻遐:你希望得奖吗?

他所有的疑问都真诚而直接,姜换一愣,似乎没人像喻遐那样在乎他的想法。

朋友发来的祝贺大都以开玩笑的口吻提前说他要当影帝,但实际上好像都只在客套,就连经纪人都没用什么“赢面”“概率”“提名即肯定”之类的话来预测,网上看好他的人不多,仿佛所有人都给姜换下了定论:

得奖是爆冷,能入围就是让姜换从一个纯粹文艺片演员走进大众视野的恩赐。

许为水说得没错,他的路走得太顺,但也太固定,死板到大家都觉得姜换淡泊名利,作品至上,这些虚名轮不到他都无所谓。

可是别人越觉得无所谓,姜换越不舒服。

他的人生、喜好、前进轨迹,为什么要落入大众的期待?

“有点想。”姜换回复喻遐,“又觉得‘最佳男主角’是给凌霄的,不是给我。”

他很不喜欢那个角色,明眼人都看得出。

喻遐说:“可是我觉得你可以。”

姜换情不自禁笑了下。

世界上无条件相信他的人不多,喻遐算一个。

紧跟着,笑意只很淡地从嘴角滑过去,如同一滴未成形的眼泪迅速消弭。姜换后知后觉,想到不久前的某个决定时他的手指竟然在抖。

“阿换。”张安妮忐忑地叫醒他,“你还记得我们商量过的吧?”

记得,当然记得了。

从东河回来后,他答应张安妮如果游心工作室的稿子发出来,就第一时间不予承认。

他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前途。

姜换需要立刻在他和喻遐的现在与未来里选一个。

只好为难地赌一把喻遐会等他。

“我明白。”姜换垂着眼,声音沙哑。

张安妮欲言又止,等车近乎绝望地开出去好长一段路,即将抵达目的地,她又转过身:“作为你的朋友,我建议你先把这些和喻遐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