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尾声、降雨明天结束

三月。

金橄榄颁奖礼后一周,本届轮值主席、导演沈钧亮相某慈善活动。

采访环节,有位记者问出了讨论热度持续许久的问题。

“金橄榄选择将本届最佳男主角颁给公开出柜的演员姜换,这一行为不仅是金橄榄的巨大突破,是否也说明业内对此的态度即将发生改变?”

沈钧沉吟片刻,说:“我不能代表业内,但就本次金橄榄而言,评选结果全程都在公证和录像下进行。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奖受到舆论影响,我们进行过一次重新投票,结果却和第一次一样,我想,多少说明了大家对姜换在《触礁》中表演的认可。”

“沈导,您在顾左右而言他呀!”

“我有么?”沈钧笑了笑,“事实就是如此,演员的私德或许与作品挂钩,可显然,姜换好像并没有做错啊。”

“那么请问沈导,您是否认同《触礁》的价值观……”

“所有人都有表达的自由,现在可以很诚实地说,最佳影片奖的两次投票,我都没有投给《触礁》,许为水老师也知道这一点,但他接受了我的‘不认可’。即便如此,他的作品仍获得了更多人的喜欢,这就是本届评委会秉持的公正、诚恳与包容。”沈钧表情温和,语气郑重,“金橄榄用诚意向大家展示出了海纳百川的一面,我们期待大家以后继续一同耕耘,保持百花齐放的生命力。”

至此,沈钧的话因他的特殊身份让不少人私下猜测:大环境悄悄地开始改变,有什么束缚与禁锢正等待着一次被打碎的契机。

-

四月。

某平台的十几个自媒体账号不约而同地贴出了一则道歉声明。

莫名其妙的行为惹来关注,很快就登上了该平台的热门搜索。在不断搬运后,几个主流社媒齐齐转载,经过一番总结、猜测,另一位当事人姗姗来迟地解释了原委。

姜换所属的经纪公司莱恩用官方账号发布了详细的通稿。

内容却一点不像整个发布过程般轻描淡写,里面总结了姜换自从获奖后所有在东河跟踪拍摄他和他男友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打扰私生活的不道德行为迅速采取措施。经过取证,大部分自媒体都所属于一个MCN公司,包括大闹东河市康复医院的那些人。

莱恩的法务团队在证据链完整后提起了诉讼程序,并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调解,对方接受莱恩所有要求,私下当面道歉,赔偿,并在各自账号上置顶一年的致歉声明。

通稿最后,莱茵公司转述:“请各位媒体人遵照与我司签约演员姜换先生的约定,不再做出试探道德底线和私人隐私的行为,若否,姜换先生将按约定公布各位的当面道歉视频录像及签字的文字内容。”

经纪公司如此支持,几乎是变相地认同了姜换在金橄榄颁奖礼的荒唐行为。

而随后,倪嘉庭导演的新作《银河渡口》发布第一则预告片,钢琴独奏配乐,色彩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紧密无缝地衔接上了这一波热度。

“姜换”从一个陌生的小众文艺电影演员,似乎真正地开始走向了大众视野。

-

五月。

东河大学进入毕业季,有学生在网上发帖,说在建院的答辩现场看到了姜换。评论区有人贴出照片,调侃:“他陪男朋友答辩,经得同意,浅拍一张。”

正是蓝花楹盛开的花期,始建于三十年代的教学楼古朴肃穆,被蓝紫色的花枝簇拥,灰色建筑仿佛被轻盈而梦幻地点亮了。

照片里,姜换趴在三楼阳台,及肩的黑发比颁奖礼前长了一点,垂在颈间。他出神地望着远处,视线没有准确落点,像思索,更像正在发呆。良久没有在公众面前亮相,凌厉的侧面线条似乎柔和了些,眉骨上,嵌着一粒朱红色的钉子,像淡淡的红痣。

有眼尖的人注意到,姜换伸长的左手多了枚戒指,阳光下看不清样式,戴在中指上。

评论里问:“有无姜换男朋友正面?”

拍照的、发帖的两个人同时否认,异口同声:“他不让拍。”

-

六月。

姜换在微博po出三张照片:蓝花楹,百合,缅桂花。

一场雨后,东河的蓝花楹零落阑珊,紫色包裹湿润水汽,铺满柏油路街沿的小小积水潭,当中逆着光,似乎有一个人影。

高原山地澄澈的湛蓝天空,白云的阴影下,一束被简单捆扎的橙色百合花盛放。

古朴民居雕花木门,两个双肩包一高一低地挨在一起,黑色和棕色,都是相同款式,棕色那只的拉链上挂了一串沉甸甸的米黄色修长花苞。

不怀好意的评论一开始冲到了最前排,嘲讽他:“三十多岁的人了谈个恋爱还暗戳戳秀,小心现在秀得越开心,以后死得越惨哦。”

但不到十分钟,这条评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