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2/2页)

“只能说,天下悠悠,臣所寻所求,皆不在其内。”

是的,李然始终还是没能找到那一条可以拯救天下万民的道路。

尽管他从洛邑去到了曲阜,从曲阜到了郑邑,而后又从郑邑来了楚国。

千里奔波,风云起伏,他李然所经历的不可谓不多。

只是即便如此,他到如今仍是在探索之中。

他在鲁国,所见识到了何谓卿权独大的“寡头”。在郑国,又见识到了卿权互为掣肘的“共和”之景。而如今,显而易见的,楚国又让他见识到了究竟何谓能够掌控一切的“君主”。

李然很庆幸他能够置身于这一个“制度孵化场”中,得以领略到各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但是,你要说他究竟更倾向于哪一种?其实,连李然自己也都说不清道不明。

当然,楚王熊围毕竟不知道李然的底细。所以,这些话在他听起来,显然是令人觉得有些怪异。

不过,他也有一种预感,预感眼前的这个李然,将来必然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来。

当然,那时候恐怕他也早已不在人世了。

“呵呵,先生志向远大,寡人委实敬佩。”

“不过,这之前,却还请先生是切莫忘了与寡人的约定哦。”

无论如何,无论李然要走什么样的路,要追寻什么样的道,只要他与李然的约定还在,楚国便可无恙。

李然闻言,却是不禁莞尔一笑,不置可否。

……

晚间当李然回到香园时,褚荡又与他送来了一封信札。

此信,正是羊舌肸所写。

信中羊舌肸询问了李然有关王子弃疾以及楚国对钟离之战之事,希望李然能够为中原姬姓之邦考虑,可以适当的给予其一些阻碍。

并且,也将王子弃疾在晋国的一些表现,也与李然是说了一些。

也正是通过这封信札,李然算是彻底断定了王子弃疾的野望。

此人是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楚王熊围的,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他在给羊舌肸的回信中,亦是明确的告诉了羊舌肸有关王子弃疾的“包藏祸心”之事,同时也对钟离之战表述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和亲在即,楚王北进争雄之意暂缓,然鲁之季氏,实为隐忧。若得庆封,必可察其端倪。”

生擒庆封,便可挖出他们背后整个利益集团的链条。届时,若能将其一网打尽,则天下便可少一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