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驷颛献城(第2/2页)

驷颛这一番正话反说,其实是一下子便点出了范蠡此番前来的目的。而与此同时,也将自己的顾虑是直接揉进了这一番言辞之内。

范蠡闻言,对此自是心领神会。只不过,关于这一点,范蠡本是不能替李然来做决定的。但是,对方既然都已经都把话挑明了,范蠡也不能不接这一茬。

于是,范蠡便只根据子产大夫和李然的为人,却是极为笃定的回道:

“呵呵,那是当然的!子明先生本意便只是为了惩治丰段和竖牛,且让子产大夫能够重掌朝政。如今丰段已死,竖牛也已潜逃。只要子然大夫能够顺应天命,打开城门相迎,若是如此,那驷家便可谓是立下了大功的。而子明先生素来多智,一旦入城之后,也定会查明令尊死因。蠡以为,子然大人应该也不想令尊就这么死得不明不白的吧?”

驷颛当然是想要查明自己父亲惨死真相的。但是,经过他们这段时间的暗中调查,再加上丰段的离奇死亡,都让案件更是添了几分扑朔迷离。

而李子明的多智则是出了名的。他若是肯插手明查此案,倒是也能添得几分希望。

驷颛靠近范蠡,盯着他的眼睛。

“这城门……驷某可以去开,但是……若我们驷家因此而再遭变故……我驷家那必是要与你们拼个鱼死网破!”

范蠡得知大计已成,咧嘴笑了起来。

“呵呵,子然大夫可尽管放心,子产大夫与我家先生,皆非背信弃义之人。若是事成,论功尚且不及,又何来的为难之理?对此,子然大人可尽管放心便是!”

驷颛重新坐了下来,伸手扶额,大拇指和中指揉捏这自己的太阳穴,思量许久,最后还是接纳了范蠡的提议。

——打开城门,迎接李然入城!

想那丰段活着的时候,曾是在气急败坏之际,说出过让驷颛打开城门。却不曾想,如今竟是一语成谶,虽然没有悬挂他的人头,但是他也确实是死了。

第二天,驷颛以自己左军司马的身份,洞开了郑邑的大门,并是让李然的大军得以进入城内。

丰段的死党,一时间直接是纷纷作鸟兽散,而子产也很快在游吉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了执政卿的位置。

郑伯宁一开始还十分的惊恐,生怕子产会突然发难,更立新君。

谁知,子产非但是无有此心,却反而是对其好生进行了一番安抚来。

而在子产的安排下,李然也终是得以觐见国君。李然朝觐国君,并是直接谏言应该立刻恢复子产大夫之前的与民休养的政策,并请求是给祭氏平冤昭雪,并以此为契机,重开中断了数年之久的郑国商路。

而郑伯宁,在确认了他们的确并没有篡逆之心后,也总算是稍稍放下心来。并是悉数答应了李然的请求。

当李然在宫外再一次见到了子产,数年不见,子产此时已成了耄耋之人,只见其头发胡子都已变得苍白,脸上的皱纹也如同岁月的鸿沟,留下深刻的印迹。

李然见状,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阵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