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6/7页)

“那太好了,要不然我们家的鸡蛋都不够吃的。可惜不能多养几只,一个人一个鸡蛋多好啊。”

他们家的院子不小,只要勤快收拾,味道也不重,不养鸡浪费了。

“我出车之前,会再去找一些鸡蛋,再加上自家养的鸡生的,应该可以实现一人一个蛋。”

“你去哪里买这么多蛋啊?别犯错误啊。”

石立夏虽然很高兴邢锋是个有门路的,可也不想他出事,他要是被撤职,她可养不了这么多人。

目前她还不想当恶女抛夫弃子,还想维护一下名声,在这个地方站稳脚跟的。

邢锋看她一脸紧张,笑了起来:“放心吧,没事的,都是老关系了。而且我们有三个孩子做名头,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石立夏也就放心下来,这个年代对英雄都是很尊敬的,对他们留下的儿女也很照顾。虽然也难免有疏忽,可只要身边的人足够重视,大部分人都会给予方便。

三个孩子的父亲可是立下了一等功,要不是当时孩子们的亲戚太会伪装,村民们也不作为,也不至于被那么对待。

逢年过节,武装部其实也派人下来走访的。

邢锋发现问题上报后,武装部立马作出了反应,不仅苛待的大伯一家人落不得好,大队干部也被批评了。

只要鸡蛋分给孩子们吃,一般也不会有人抓着不放,这年头谁家也不敢说自己一点都没违规操作的。

尤其机械厂的福利不错,大家多少有点余钱,想着生活更好,就得有一些暗地里的操作。

第二天石立夏就将户口、粮食关系等都办理清楚,还去了一趟邮政所,拍了个电报给石广顺,让他们做好接大单子的准备。

昨天的桃子大受好评,今天石广顺又按照之前说的,将一批桃子发了过来。

车顶装不了多少桃子,车子刚到,就被厂里的领导瓜分干净了,就跟一滴墨水掉进水缸里,很快就消失不见。

厂里虽然订购了两万斤的桃子,可机械厂人数多,分到每个人手里也没多少,桃子又压秤,完全不够吃的。

万琳这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负责收购水果的亲戚,对他们的桃子很感兴趣,正准备跟猪头山大队那边接洽,过几天就要过去采购。

石立夏接二连三发去电报,她都已经能想象得到她爸看到电报的时候,笑得有多得意,只怕现在走在村里都是带风的。

这回估摸不用见一个人就抓着对方问,你咋知道我把桃子都卖了,因为不用提人家就上前去夸了。

吴光辉成了他爸成功翻身的垫脚石,现在谁都知道石广顺是个能干的,连副队长读了初中的儿子都比不了。

大门被敲响,正在缝纫机前的石立夏伸出头,就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站在门口。

她身上的衣服洗得花白,但是干干净净的,补丁也是精心补的,瞧着要么不显眼要么像装饰,不像一些人补衣服跟个狗皮膏药似的,难看又费布。

石立夏起身走了过去,“您是徐大妈吧?”

徐大妈看到石立夏,有些局促地用手搓了搓裤子:“对,小邢让我过来认认门,他现在不在啊?”

“他刚临时被叫走了,徐大妈,您快进来坐。”石立夏侧身做了个邀请的动作,又朝着里面正在看书的孩子们嚷道:

“孩子们快出来,这是你们徐奶奶,以后我要是忙,就由她来照顾你们。”

孩子们齐齐走了出来,松子特别机灵地给徐大妈倒了一杯水。

石立夏给徐大妈一一介绍,“这几个孩子都很听话,一般他们喜欢早上跑出去玩,下午就在屋子里看书。徐大妈,您怎么不把您两个孙女带过来,正好让大家认识认识。”

“她们在家呢,下次再过来。”

徐大妈看石立夏说话利索,态度也很平和,心里的紧张也消散不少。

虽然邢锋一直说石立夏是个好相处的,但是厂里的那些传闻还是让她有些紧张。

她知道邢锋是照顾她们,要不然就干这么一点活,哪能有这么多的好处。

可她也实在没法子了,一家四口需要吃饭,仅靠媳妇李文秀一个人的工资,肯定是不够的。

之前她儿子生病把家里的积蓄全都花光了,现在还欠了不少钱,糊火柴盒这种事也不是时时都有,为了活下去,也就只能厚着脸皮占这个便宜。

“那明天你带她们过来跟虎头他们一块玩,我记得邢锋说您小孙女卫敏跟我家虎头差不多大,今年也是要上小学一年级吧?”

卫敏今年已经八岁了,在厂里这个年纪上一年级算是比较晚了,这也是实在没法子,她们家之前没钱供,只能先推迟。

徐大妈表情有些不自然,“对,今年也是要上的。”

她本来是想着再拖一拖,两个孩子都上学,这负担就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