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狂风起于南(第3/3页)

旨意是驱逐屯门岛上的弗朗机人,扣押此前自京中遣环的弗朗机贡使团解送进京。

总镇两广太监傅伦、总兵官抚宁侯朱麒、两广总督张臬接旨后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让王子言去做吧。”朱麒建议。

张臬点了点头。

就是有一点让他们很疑惑:这件事……明明不大,为什么要发到两广三堂来?

直接发到广东三司不行吗?

夏日里,他们感受不清楚从北方刮来的凛冽寒风。冷热交锋,这南海之滨已然势必酝酿出一场大风暴。

而此刻的京城,经过廷推,四个阁臣备选名单呈到了朱厚熜面前。

各一正一陪,只等他勾选,就有两人将走向文臣的最高峰。

这名单出炉的过程,廷推当场自然已经是结果,其后的角力、交换,朱厚熜也知道一些。

有资格列席廷推发表意见的,除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之外,还有各部侍郎、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国子监祭酒。

最终,两正分别是石珤、孙交,两陪,则分别是张子麟、贾咏。

朱厚熜笑了笑,朱笔一勾,人选就定了下来。

朝堂架构已经定下来,人选是什么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哪怕王守仁是不是能在纷纷入京的群儒中突围,也不那么重要。

大风,是从南面过来的。

石珤、孙交入阁的次日,连续三道圣旨轰动京城。

圣旨是先经六科的,夏言正准备去武楼参加裁撤冒滥及重设三大营国策推行会议,就听同僚们议论纷纷。

“奏策有功,便能这样一步登天?”

“赐侍读,升户部广东清吏司郎中,兼御书房行走?”

夏言忍不住问:“谁啊?”

正六品的侍读衔,正五品的户部郎中,这都不算什么。

但御书房行走不是还没到下月初的辩出才思敏捷者、以之作为御书房首席备选吗?没被选中的才会得到御书房行走这个差遣啊。

兵科某给事听到夏言的声音,恭敬地回答:“新科探花郎,观政户部的张孚敬。”

圣旨已经发往户部,在户部堂官和其他同僚震惊不已的目光中,张孚敬热泪盈眶地拜倒在地:“臣张孚敬!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手里捧着三道圣旨,明晃晃的让其他人觉得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