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手(第2/3页)

“你是说……佛手坪的村民都不知道这里有一尊佛?”

“如果他们知道,你觉得这些金银珠宝还会被封存在棺材里这么多年吗?”

“也是。”刘队不禁有些傻眼,“那你说这些和尚为什么花了这么大工夫来雕这个佛像,却又不公开它?”

江昭阳摇头沉思了片刻,“也许是中间出了什么变故,刚才小冬不是说墓里的陪葬品有清代的吗,也许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和尚不想这尊佛像毁于战火,又或许跟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他们只是一群虔诚的建设者,只是把雕刻佛像当成一种苦修,并没有打算炫耀什么。”

“金字塔?那不是一群奴隶造的吗?”老刘有些不解,眼前的佛像能跟金字塔扯上什么关系。

“是不是奴隶造的,现在有争议。金字塔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那些砖之间的缝隙砌得比头发丝还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那种建筑技术,就算放在现在也是建筑奇迹。如果它真是一群奴隶建造的,那也必然是一群极有信仰的奴隶,就跟建造这座大佛的僧侣一样,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在干一件非常圣洁的事情。”

“乖乖……”老刘忍不住叹道。

这时跪在地上的颜以冬突然站了起来,问道:

“你还记得小玉今天说的话吗?她说毛桃第一次来找她的时候,送给了她许多金银珠宝……”

江昭阳点了点头,“毫无疑问,那些金银珠宝都是毛桃从这里找出来的。”

“你在床底找到的那个‘国宝’,恐怕也是。”他又补充道。

颜以冬又看了那尊千手观音一眼,怯怯地点了下头。

“小冬,这观音……有什么来历吗?”

“嗯?”颜以冬有些不太明白他问这话的意思。

“我是说……有那么多神佛,那么多罗汉可以选,他们为什么偏偏要雕刻一个观音出来?”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啊,虽然观音在佛教里的地位不高,但是在民间的声望高啊,自唐朝以后,就是许多寺院的主像了。”

“这观音到底什么来历啊?”刘队感兴趣地打听道。

“根据民间传说,她本是兴林国的三公主,名叫妙善,从小就想出家,可是她的父王不许,后来她偷偷跑去一个寺庙修行,他的父王大怒,一把火便把寺庙烧了。大火中,一只白·虎救了她,但最后寺庙里还是死了500个尼姑。因为佛教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久之后,她的父王身上便起了500个脓疮,怎么治都治不好。医生说必须要他亲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痊愈,但是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舍得,只有三公主听说之后舍了自己的一只眼和一只手,给她的父王治了病,后来释迦牟尼听说她的善行之后,便赐了她千手和千眼,所以在佛教里,千手观音是大慈悲的象征,她用千手遍护众生,以千眼遍观世间。”

“千手千眼……”江昭阳突然望着佛像低声呢喃起来,“所以说——这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身后就是有一千只手咯?”

听到他这么问,颜以冬突然皱起了眉头,似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江队,你这话问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那当然是要有一千只手才能叫千手观音呐!”一旁的刘队忍不住插嘴道。

“是吗?”江昭阳继续目光炯炯地盯着颜以冬。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刘队瘪了瘪嘴。

颜以冬却一直没有说话,她正闭紧了双眼,在往日看过的佛教书籍里快速检索着答案。

半分钟后,她缓慢而沉静地回答道:

“这个答案很不固定。有的观音像是左右各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只手和四十只眼,然后再分别配上二十五有,就成了千手千眼。另外,还有一种千手观音,是面有三眼,身后有千手,每一个手掌中各有一眼。哦,对了,那个‘有’,是佛教名词,是‘存在’的意思。”

江昭阳抬头一看,头顶的巨大观音像身后的手臂数也数不清,肯定超过了四十只手,脸上也只有两只眼睛,好像与这两种说法都不相符。

“那还有别的说法吗?”

颜以冬又低头沉吟了一会,突然想起了初中时在旧书摊上偶然翻过的一本书来。

“还有一种说法……”她马上补充道:“在成都大足区的宝顶山上有一座石雕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那个好像跟这个一样,手呈扇面,排列多层。据说在清代就有人想弄清这尊佛像是否真的有一千只手,他们采用了贴纸条的方式,中间反复试验过多次,但还是没有数清。最后还是给佛像贴金的工匠给出了一个准确的答案,那尊佛像一共有1007只手。”

“1007……”江昭阳瞬间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抹诡异的微笑,“你们还记得那个传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