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遗书(第2/3页)

并且,这个凶手跟一般的连环杀手有所不同。

一般的连环杀手的作案动机大多跟性有关,死者也多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女性,而在这四起案件里,却只有第一起案件的受害者是女性,并且是异常脆弱的孕妇,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第一起案件的案发现场在受害者家里。

虽然第一受害者属于低风险人群,但是他选择的作案地点却是高风险的地点,所以这四起案不是犯罪升级。从一开始,他的犯罪等级,他的反侦查意识和他的心理素质,都是非常高的,这个人,我们很难对付!”

随着江昭阳的分析,徐秘书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在江昭阳说完之后,他肯定地点了点头,“罪犯的心理画像应该很快就出来了,这次部里的意见也异常统一,没有把他简单定义为变·态连环杀手,而更倾向于他是一个具有狂欢性质的高智商连环杀手。”

“具有狂欢性质的……”江昭阳不禁回想起以前学过的狂欢型连环杀手的几点特征来,随即向徐秘书确认道:“也就是说部里的专家倾向于认为这是无差别杀人,凶手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没错,他们在进行最后的画像整合,希望能讨论出一些别的有用的东西来。”

·

沿着溶洞的一条小路往前走了没多久,负责引路的考古队员就停了下来,用手指了指侧面一处不太高的石崖,“日记就是在那上面发现的,为了不破坏现场,我们什么都没动,直接给你们打了电话。”

徐秘书向他道谢后,马上招了招手,后面跟着的刑警瞬间架起了梯子,技侦先上去进行了初步勘察,拍照提取了部分证物。

几分钟后,他朝下面招了招手,江昭阳和徐秘书才跟着爬了上去。

那是一处孤立的石台,像是钟乳石坠落形成的,面积不大,但站五六个人应该不成问题,上面遗留的物品也很少,一个破破烂烂的日记本,一个空的塑料桶,还有一堆被撕成条状的没有燃尽的衣服。

虽然东西不多,不过也足够让考古队感到奇怪了。

因为他们在工作中经常面对的是各种盗洞,各式洛阳铲,以及各种没来及打包的方便食品,像这种遗留塑料桶和日记本的现场,还真是少之又少。

江昭阳也不废话,蹲在地上对那堆被撕得一缕一缕的衣服沉思了一会,随后接过技侦递过来的手套戴在了手上,轻轻翻开了那本日记的扉页。

日记很薄,里面纸张的印刷也粗糙得很,就算是放在多年以前,也是属于最便宜的那类日记本。

不光日记本差劲,就连里面用油笔记录的字体也潦草得很,简直就像得了张旭真传的狂草一样。

不过江昭阳却在明亮的勘察灯下看得极其认真,遇到有些潦草得过分,实在看不太懂的关键字,他还会停下来,用手在虚空中认真地写上两遍,直到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之后才会继续读下去。

等他完整地读过了日记,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他最后表情轻松地一笑,突然合上了日记本。

徐秘书虽然在旁边也跟着读了个大概,不过终究没他读得仔细。

“江队,怎么样?”他问。

江昭阳把日记本交给了技侦,看他小心封存在物证袋之后,才转过身回答道:

“还记得我原来想让你们公安部帮忙找一个关键证人吗,他的名字叫秦朗,现在看来……已经不用找了。”

徐秘书的肩膀微微一颤,马上明白了过来,“你是说……这是秦朗写的日记?”

“嗯。”江昭阳点了点头,“其实也不能叫日记吧,正确说来,应该叫遗书。”

“遗书?”旁边的几位刑警被吓了一跳。

“是啊,是遗书没错。”江昭阳微微叹了口气,语气间暗含·着一丝惋惜,“因为这本日记是在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写的,可不是遗书嘛!”

又说:

“事实也证明,在他写下这些字后没过多久,他就真的死了,甚至连骨头都没留下。”

周围的刑警和考古队员又被吓了一跳,这种人死之后连骨头也留不下的现场并不是随处可见。

“难道是被蚂蚁吃了?”徐秘书还算冷静,很快分析出了秦朗的死因。

在看到江昭阳点头后,他又紧跟着说:“那现在要找他的遗骨,看来只能让法·医去掘蚂蚁洞了。”

“我觉得没必要收集全,找几根能测出来DNA的就好了。”江昭阳淡淡地说道。

“另外,这封遗书也并没有解开很多疑惑,不过却证实了我原来的许多猜想。我前段时间在伊春执行公务时差点被人用狙击枪弄死,这事蔺局应该跟你们通过气了吧?”

“听蔺局提过这事,怎么,跟这遗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