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云(第2/14页)

让圣子去东京念大学,不是出于教育问题的考虑,主要是为了使女儿具备良好的出嫁条件。

圣子大学毕业后,没有唯命是从回故乡,而是打算先工作,想必也是为了反抗家人的旧观念。

摆脱周围的说教,圣子想尝试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告别至今以往的自己,式根岛是合适的选择。

可圣子万万没想到,那样的选择竟然是改变自己一生重大相遇的缘起。

中学毕业后,年轻人纷纷逃离了小岛。当然小岛上没有高中,也是没办法的事。可就是在这样的小岛上,从东京竟然来了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毕业生。

“就算是来了,也就干个半年吧。”

小岛上的人看到圣子那苗条的身影,一开始就没指望她会长期待下去。从本岛来的游客很多,但没有谁会在小岛上住下来。

即便希望他们长期留下,小岛也拿不出任何让对方长期居住的理由。小岛除了悠闲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娱乐场所。

但是,圣子却并非三心二意。除了小岛美丽、温柔的吸引,同时,她还想尝试下自己的决心。

圣子在岛上的中学教国语和家政课。这里女教师只有她一人,所以不得不担任家政课的课程。作为出嫁前的训练,圣子学过插花、烧菜,没想到在这儿派上了用场。

一个年级只有十四五名学生,都是很朴实的好孩子。男孩子到了上初三的年龄,身高超过了一米七,站在这群孩子堆里,小个头的圣子矮去一大截,旁人看不出谁是学生谁是老师。

岛上的人都很亲切。

两年前,还在念大学时就来过这里,那时不论逗留多久,说到底是个游客。可是现在,她已成为居住在岛上的岛民了。

圣子在渔业合作社社长的大宅院里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岛上的人时常送来新鲜的鱼类、蔬菜,几乎没有另行购物的必要。

学校一共有八位教师,个个性情温和。

大学时,周围人都说圣子是大小姐、老好人,来到这儿后,圣子倒觉得这里的人都纯朴善良极了。

来小岛前作好了寂寥、孤独的心理准备,住下来后这种担心竟然完全消失了。因为圣子的房间总会来学生,根本不会感觉寂寞。

一些男学生,在注视圣子的目光里掺杂着仰慕,那已超越了师生的感觉。圣子困惑于少年那般仰慕的情感,同时也有愉悦之感。

就这样,在美丽的大自然与淳朴的人心中圣子度过了一天天充实的生活,转眼一年过去了。

当时母亲以及大学的朋友都想错了,以为她心血来潮,半年就会跑回去的。

不久,游客带来热闹的夏季结束了,小岛又恢复了平静。都市游客离去后的静寂才是岛子原本真实的情调。现在这里只有岛上的人。

恢复了寂静后的十月,一个客人从东京来到式根岛。他瘦瘦的身材,身着简便和服,脸色苍白。

那个人在岛上唯一一个靠港口的山野旅馆里住了下来。

圣子得知那个人是著名作家,是在他来到小岛的四天以后。

“住在我们旅馆的客人是小说家,名叫‘能登高明’。老师知道这个人吗?”

旅馆的老板娘问圣子。

“能登高明……”

圣子有记忆。大学三年级时,随意从朋友书架上借读的就是能登高明的书。

那是S社的文库本,书名是《黎明》,里面有三篇短篇小说。

那些作品描写的男女之爱略显抽象,暗示着一种虚无缥缈、没有结果的情爱。

当时的圣子还是学生,对于婚姻、恋爱持有梦想,所以对那些描写虚无恋爱的小说内容反倒有种新鲜感,似有窥视了成人世界后的心跳与不解。

当时,圣子还想继续读能登高明的其他作品,可文库本仅有那一册,附近书店也没有。

另外,R出版社和S出版社各自出版过一册,可距那时已经过去了十年,似乎也已绝版。

手头仅有的文库本前言中写道,能登高明十多年前获得S社新人奖,如彗星闪烁一般在文坛初露头角。他描写的男女间的虚渺爱情,伴随着一种都市倦怠和栩栩如生的切肤感受,在当时的文坛备受瞩目。

前言的评价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作家,真是多年不遇。”

能登高明登上文坛、颇有名气的时候,圣子还没上初中呢。在模糊的记忆中,似曾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没读过他的作品。从朋友那儿借读纯属巧合。

但那碰巧借来的小说却吸引了圣子。

阴暗忧郁的都市氛围中那般虚渺的爱不是圣子想要的,但她却能理解那样的世界是存在的。

名噪一时、被誉为才华出众的作家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圣子无法理解。但留下几篇优秀的短篇后,忽然离去,这样毫不留恋声名的风格跟作品一同打动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