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今上骑高头大马,身上披黑狐氅衣,那狐毛出锋罩住半张脸,只看见深邃的一双眼(第3/11页)

贵妃颔首,“我省得……官家不肯册立新后,瑶华宫那位必定甚感安慰。须得让她死心,甚至憎恨官家,这样才能把官家的心拉回来。”

他听她处心积虑,不由叹了口气,“公主爱官家么?”

这个问题难倒她了,她皱着眉头想了想,“我除了爱他,别无他法,否则余下的日子怎么过?”这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连感情都是指定的,不爱也得敷衍。她弯起唇角,茫然一遍遍抚手里的经卷,轻声道,“其实我有时候很羡慕她,男人们都喜欢她,喜欢她什么呢?喜欢她拙劣的生存技巧?她要是在乌戎皇宫,恐怕连渣滓都不剩了。就因为她无能,所以激发人的保护欲,连大资也难以幸免,我说得对吧?”

崔竹筳缄默下来,不能说她说得不对。他的确很怜惜秾华,但因为政治原因,不得不遵照指示送她和亲。关于他的身份,对谁都是模棱两可,曾说他祖籍在汴梁,其实不是。他是乌戎人,在朝中有官职,资政殿大学士这个职位原本是授予罢免宰相的,由他充任是开先例,以示荣宠。他十六岁便学成,然后到了绥国,为接近当时的钺国太子,千方百计入了李府。秾华的整个少年时期在他的见证下度过,他陪在她身边的时间最长,甚至她父亲过世后,他离开李府,也并未走得太远,依然就近关注她。一个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固然值得钦佩,同时也减少了令人牵肠挂肚的优势。世上的人都有同情弱小的本能,他也不例外。

“她卷进这场混战是我一手挑起的,到最后也希望能由我平息。”

“可是她不爱你。”贵妃怅然道,“就像官家不爱我一样。”

他说没关系,“只要她好好的,远离纷争,我会让她爱我的。”

他一副有把握的样子,贵妃很满意,莞尔道:“大资果然胸有成竹,如此看在大资的份上,暂且便不动她吧!”

他拱了拱手,“多谢公主。臣也是为公主着想,瑶华宫外必定有人驻守,万一弄巧成拙,反倒给了官家理由接她回宫。”

贵妃不笨,心里都明白。现在只盼李秾华早点消失,便一味地追问:“大资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可要我助你一臂之力?”

他说不必,他自有道理。如今对秾华来说什么最重要,便从哪里下手。不可避免的要让她难过,但是没办法,她的人生正在走向败落,入了瑶华宫,再复位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他日今上吞并绥国,一个亡了国的妃嫔要想翻身,朝堂必定一片哗然。何必经历那种口诛笔伐的痛苦,倒不如跟他走,走得远远的,平静度过余生。太多的阴谋他也厌倦,最近常想起在中瓦子的生活,市集从傍晚开到五更,小贩彻夜叫卖。天亮时分勾栏里的行首结伴出来吃羊羔酒,叫上一角子,坐在酒肆外的棚子下,拿酸杏蘸盐吃……

贵妃回宜圣阁去了,她有她的算计,但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也怕他倒戈一击。这个乱世,谁是可信任的?没有感情,一切都是空谈。

他回到偏阁把剩下的事物处理好,将到关闭宫门的时候,交代阁内勾当官一声,便从西华门出去了。

心里还记挂秾华,不知道她安顿妥当没有。瑶华宫看似名头响亮,其实不过是规格很低的宫苑。布置成道观模样,里面有若干寻常女道,偶尔几个名号响亮的,都是禁中贬出去的贵人。他从内城往东,策马徐行,想过去看她一看。但终究是皇家苑囿,有很严格的制度,他一个男人,连远观只怕都要受驱逐。

将到时,牵着马缰沿景龙江畔踱步,堪堪可以看见瑶华宫的宫墙。风里弥漫香火的气味,宫里连绵的打醮声隐约传来,他站了很久,看不见她,不知她可还习惯。

恰好不远处有两个小道姑有说有笑走过去,他扬声叫住她们,过去做了一揖。

两个小道姑见他穿官服,还了一礼道:“檀越唤小道们可有事么?”

他道:“今日宫里来了一位仙师,现如今可好?”

她们对看一眼问:“檀越说的可是华阳教主?”他忙道是,那两个道姑干笑了两声,“檀越是何人?打听我们仙师做什么?”

原本就是逾越,说不出所以然来可能还要被告到禁军那里,他只得笑道:“我是你们仙师的老师,她今日出宫,我有些不放心,因不能入瑶华宫,唯有向两位打探了。”

小道姑噢了声,重新作揖,“原来是尊长。仙师到瑶华宫一切都好,吃穿用度也有人照应,请尊长放心。”

他点了点头道好,拿出缗钱来酬谢,“请代我问候仙师。二位道号是什么,将来或者要托付二位替我捎些东西。”

那两个道姑接了钱,自然万事好说,“我叫至清,她叫至浅。尊长日后若有事只管吩咐,我们替仙师办事,自当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