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冰与火(第2/4页)

黄元娘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才华手段都不少,否则也不能坐到如今这个位置了,她见纪澄一直不说话,少不得也要照料一下,“纪姑娘,你可有什么新点子?若是有,可千万别藏私,我这儿都火烧眉毛了,公主正月里要宴请姐妹,我若是拿不出点儿真章来,只怕交不了差。”

纪澄本性是与人为善的,商人嘛走到哪儿都要和和气气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现在栽树,说不定那年就乘凉了。况且纪澄心里的确是有点儿想法的。

“我刚才听寒碧姑姑提一条,元娘姑姑你就反对一条。这大江南北,只怕能演的舞你都演完了,再要说新点子何其难。”纪澄道。

黄元娘一听这话难免就有些失望,但她也知道自己是期望太高了,这里头的难处她比任何人都懂。

寒碧轻轻握了握黄元娘搭在桌上的手,“元娘你别急啊,纪姑娘还有后话呢。”

纪澄笑了笑,“我是个有个想法,算是抛砖引玉吧。”纪澄顿了顿,然后继续道:“姑姑可有想过把这舞和戏连在一块儿演?”

黄元娘还以为纪澄能有什么新点子呢,结果却是这种老调,“想过,以前也试过,不过我们不是唱戏的出身,再且公主也不喜欢听那些咿咿呀呀一拖三叹的腔调。”

纪澄道:“我不是说唱戏,而是说把那些故事用曲子唱出来,其实要紧的还是以舞来表现,就好比拿掌中舞的典故来说……”

那掌中舞是汉宫飞燕的典故,说是赵飞燕身轻如燕,于舟中作舞时几乎被风出去,需要人拽住她的脚才能起舞,这就是飞燕能为掌中舞的典故。

“平日里你们排演这出舞,只是纯粹的演舞而已,怎么不用一人舞做那成帝,另一人再舞做那赵合德,里头的故事可就多了去了,有那乐舞传递不出的意思,便用曲子唱出,一出接一出的,姑姑只怕很多年都不用愁了。”纪澄道。

黄元娘一听,顿时陷入了沉默,半晌后才道:“却是可行,纪姑娘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我往日只顾着戏就是戏,舞就是舞了,却没想到以舞作戏,哎呀,这可真是绝妙。寒碧,你可一定要帮我,等我将那话本子拟好,你来替我填词谱曲。”

因纪澄替黄元娘想出了这么个法子,黄元娘对她简直就是感恩戴德般的热情,只嘱咐她时常来玩儿,等她做了新舞叫人请了她来鉴赏。

纪澄自然应允。

而纪澄脑子里想的却是,若这件事黄元娘真能做成,将来她的西域之路就能走得更顺畅了。那些西域人向往中原,却也排斥中原,纪澄就想着用这样的带着中原故事的舞戏去打动他们呢。

尽管纪澄不知道什么叫“文化和平演变”,但她的思路已经和这个接近了,那就是要将异族汉化,让他们亲近中原文化。

在清音楼聊得太投契又太兴奋,纪澄领着榆钱儿回去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天上开始飘着雪点,纪澄手里撑着油纸伞往回走。

南薰园和磬园之间有东湖相隔,如今湖面已经结冻,但人还是不敢在冰面上踩,就怕遇到薄弱处,一不小心掉下去可就难以救回来了。

所以纪澄不敢抄近路走冰面回去,绕过湖边时,她远远地看见湖心有个人影,瞧着像是弘哥儿的身形,要不然就是园子里某个婆子的孙儿,纪澄驻足看了片刻,只听得风里有喊声传过来,叫的正是弘哥儿的名字。

原来那兰香又把弘哥儿给走丢了,像弘哥儿这样四、五岁的男孩儿正是调皮捣蛋却又不懂事儿的时候,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做。

听见兰香喊弘哥儿,纪澄小心试着冰面往前走了几步,越瞧那孩子越像弘哥儿,手里那这个东西正在凿冰。

纪澄先是吓了一条,然后就看见兰香的身影出现在了冰面上。兰香远远地看见弘哥儿的时候松了口大气,什么也不管地提了裙子就往冰上跑。

这丫头也太没成算了,那冰面多滑,她大概是寻人寻得急了,也没多想,待跑了上去,没跑几步,就冲着弘哥儿哧溜一声摔了过去。

那冰面先被弘哥儿拿榔头凿着玩已经是裂开了一点点,不过承载一个小孩子的重量还是没问题的,可兰香一上去,又重重地摔下去,可就不同了。

纪澄高呼一声,“别过去!”

可惜已经为时太晚,随着兰香重重地砸在冰面上,那冰面就裂开了一道缝,然后“咔嚓咔嚓”几声脆响之后,弘哥儿和兰香都滑入了水里。

纪澄眼看着弘哥儿落水,回头朝榆钱儿抛下一句,“去找人。”

亏得榆钱儿反应得快,立即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啊!”

纪澄此刻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将身上披的斗篷一扯,鞋袜衣服都来不及脱了,在冰面上一跑就往那碎开的窟窿滑去,她会凫水,也不能眼看着弘哥儿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