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勉勉强强(第2/2页)

“俞先生。”外国的记者用流利的英文询问道,“您对于自己获得克拉福德奖这件事情怎么看?”

“非常美妙。”俞晚舟开心地说道,“确实没有想到,今年克拉福德奖的得主竟然是我。”

“那么,接下来您有什么样的打算吗?是否考虑过阿贝尔奖,获得是沃尔夫数学奖?”

“当然都有考虑过,但是否能够获得奖项,主要不是看我,而是看评委。”

“那么您对于明年自己是否能够获得图灵奖有什么看法或者是猜测吗?”

“没有。”俞晚舟摇着头说道,“A,M,图灵奖是计算机科学的最高大奖,被誉为计算机科学的诺贝尔奖,我自然是不能预测到明年自己是否能够获得A,M,图灵奖的,更何况我的研究中心,事实上和A.M.图灵奖的关系并不大。唯一的交集,不过只是NP完全问题罢了。”

“那么您有想过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有什么建树吗?您的导师是爱德华·威腾教授,一位非常有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您有没有想过今后或许会往理论物理学方面发展?”

“当然。”俞晚舟笑着说道,“或许,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诸位会发现我在理论物理学上确实做出了一些成果。”

几乎是所有的媒体都围绕着俞晚舟转,国际巨星也不过如此。

俞晚舟的回答还算是让所有的媒体满意,大家在采访完俞晚舟之后,心满意足地将剩下的几位大奖得主给围住,又开始新一轮的提问。

看着这群记者离开,俞晚舟摇摇头,正准备前往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这个时候,一直在外面被其他记者挤着进不来的央电记者缓缓走来,“俞教授,我可以这么称呼你吧?”

“没问题。”俞晚舟点点头,“您有什么事情吗?”

“恭喜您获得了克拉福德数学奖。”

“谢谢,您是?”

“央电的记者。”

“哦。”俞晚舟淡定地点头,“是要采访吗?”

“可以吗?”

“可以,不过得快一些,我要去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参加晚宴。”俞晚舟打趣地说道,“主要是因为参加颁奖礼并没吃饭,现在有些饿。”

“不会耽搁您太久的时间。”记者都笑了起来,俞晚舟大概是她职业生涯以来,采访的第一位,这么急不可耐地想要去吃饭的科学家。

“那现在开始吧。”俞晚舟也不矫情,直接整理了一下服装说道,“可以采访了。”

“俞教授,您获得该奖有什么样的心情?”

“说实话,没什么大不了的。”俞晚舟淡定地说道,“得知自己获得克拉福德奖已经是过年时的事情,尽管是九月份颁奖,但实际上这个消息是几个月前就知道的。”

“当然,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给我的电话还挺惊讶的,我以为,他们是在搞电话诈骗。”俞晚舟笑着说道,“因为我哥哥和姐夫都是警察的关系,所以我对这方面有些敏感吧。”

“不过,真正登上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该奖励时,那种感觉又是有些不同的。”

“激动吗?”

“有些激动。”俞晚舟点头,“不过并非是因为获得了克拉福德奖,我在领奖时,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哦?”央电记者追问道,“您当时想的是什么问题呢?”

“我能不能再来一次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俞晚舟停顿了一下。

记者想了想,“您已经获得了克拉福德奖,难不成您还想要获得一次?”她是真的有点纳闷,俞晚舟是还想要在拿一次克拉福德数学奖吗?

“不。”俞晚舟摇头,淡定地说道,“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记者倒吸一口凉气,好大的口气,想要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如果是其他人,恐怕早就被人骂黄口小儿,但俞晚舟这种另类的妖孽,怎么想想,还真是有可能的?

但这一段放出去,恐怕也会引起不少的纷争。

“我最近在做关于理论物理学上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或许我会冲刺一下诺贝尔物理学奖。”俞晚舟笑着说道,“如果能够获得,那自然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祝您心想事成,俞教授。”

“谢谢。”

“那么您对于克拉福德数学奖有什么样的评价吗?我是说,对于您自己获得这块奖牌,有什么样的评价。”

“勉勉强强吧。”俞晚舟直接脱口而出,然后似乎反应过来了什么似的,对记者说道,“这是在什么地方播的来着?”

记者‘噗嗤’一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