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页)

这时候剧情峰回路转,男主角向她告白了。说是告白,其实不过是一句,“冷茉,你到底哪里来的劲儿呢?我还挺羡慕你的,你要是再坚持一下,我就坚持不住了。”

当年他风华正茂,说话时,俊朗的脸上带着微笑。冷茉认为他的笑容里藏着一点遗憾和惆怅,顿时,她有了一种白日梦照进现实,只差她往前迈一步的感觉。

因此,她毅然决然地再坚持了一下。

他们交往两年半,随后步入婚姻的殿堂。

浪漫的偶像剧到此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接下来的时间,轮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剧敲锣打鼓地上演。

从婚房是买还是租,到婆婆耳提面命要他们尽早生孩子,再到冷茉终于怀孕,皆大欢喜后,矛盾随之而来。作为当代青年,冷茉相信孕期健康和适量的饮食对自己和孩子更有益处,然而她的婆婆是个老思想,总要她多吃一点儿,再多吃一点儿,无穷无尽……

一开始,丈夫还是向着冷茉的,他们吃饭像打游击战。俗语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婆婆亲眼目睹自己儿子把她辛辛苦苦为儿媳妇煲的汤倒进马桶里,她崩溃了,回家向亲人哭诉,并称再也不来喂养白眼狼,闹得很不愉快。

婆婆言出必行,从那天后不再到他们家里增添负担,同样,也不再增添可以下咽的饭菜。

因为冷茉闻到油烟味就想吐,下厨的重任自然落到丈夫肩上。可是,她的丈夫没有掌厨的经验,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食人间烟火的,他嘴上说愿意“琢磨”,但不知道是他属实没有天分,还是心底压根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出自他手的都是黑暗料理。

大概是因为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他们成为了对方的“敌人”。

为了做饭这件事情,他们争吵过好几回。当初交往的时候,亦是小吵不断,却从没有如今这样伤筋动骨的感觉。

冷茉在不经意间说过的几句话,让周正昀至今无法忘怀,第一句是——说到底,其实是我的错,我不该爱上一个没有能力承担我的爱的人。

第二句是——这一地鸡毛,无关性命,只是一块嚼到无味的泡泡糖,我的周围没有垃圾桶,又不能咽下去,我只能继续咀嚼,期望唾液能分泌一点甜味的错觉,我好度日。

最后一句,很显然不是冷茉的原创,而且有点儿老土,但现实总是将其验证——对于多数人而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冷茉有一个相当脱俗的名字,她也曾经以为自己会是少数人。

冷茉:单身的同志们,此刻有什么感想?

周正昀抽空回复:还是要找个会做饭的。

姚自得:哈哈哈,重点抓得很准啊。

冷茉:……

从微信窗口到word文档,周正昀望着笔记本屏幕发一下愣,才开始完成她今天的工作。

周正昀的写作习惯是,拖延到交稿的最后一刻,在这之前写出来的东西她都不满意。所以她已有心理准备,今天一个中午和下午的时间,都将耗在这一张书桌前面。

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来电人显示的是“妈妈”。

周正昀接起电话,听到妈妈一贯亲昵的口吻叫她“宝贝”,然后问她这几天在土耳其过得如何,又照惯例问她今天吃的什么。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出门在外照顾不好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事实亦是如此……周正昀拿眼扫了一圈书桌,只有三明治的包装盒,和一杯几乎饮尽的咖啡,都是早餐留下的。

但她对着电话说,“早上吃了三明治,中午吃了寿司,晚上再说。”

妈妈听完还算满意,又交代她天气转凉要记得更换被褥。这之后,按照习惯,周正昀以为她们之间的通话要结束了,不曾想,妈妈忽然问道,“接下来要休息几天?”

周正昀未感到有异,仍然放松地回答,“嗯,休息到月底,应该就在家里写东西,然后月底有一个隐形眼镜的广告要拍。”

妈妈好像此刻才进入正题,她说,“奶奶有一位朋友,她的孙子呢,是985毕业的,在上海工作三年多了,挺稳定的,个子不高但是人长得干净……”

周正昀听到这里已有预感,果然妈妈介绍完一位陌生人的基本情况,就说了,“你后天到上海跟人见一面。”

如果不是刚刚回顾了冷茉的婚恋史,周正昀可能还不会这么抗拒相亲这件事情。

可是,前头她已经说了休息到月底,眼下就不能用“没有时间”来推脱。

妈妈了解自己的女儿,知道她不擅长交际,甚至是害怕与人打交道,随即安慰和劝说着,“别想太多,只是要你们见个面聊一聊,多交个朋友不是也蛮好的?”

周正昀慢吞吞且兴意阑珊地应下,却期望妈妈从她的情绪里接收到她的不情愿。但不知道妈妈是没有接收到,还是故意屏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