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3/4页)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三春和黛玉在绯歌的影响下,爆发的不是很明显,但也不会轻易让人摁死。至于会不会让旁人在沉默中死亡。这个现在还真不好说……

在为人处事上,绯歌有不可推卸的个责任。在亲事上,绯歌也没起到一个好头。好在三春和黛玉虽然长歪了,但大褶子却没走样,不然绯歌绝对是罪魁祸首了。

╮(╯▽╰)╭

是夜,宝玉房中烛火一直燃到天亮。宝玉已经有好久没有见过黛玉了。今日送嫁时,与黛玉打了个照面,宝玉心里就有些空落落的。

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就是有些酸,还有些空。好半晌,又拿起《太上感应篇》看了起来。

这本书他早就能免倒背如流了,但每次却都需要看着书,一字一字的看下去才能静下心来。

每日早起,他会去老太太房里给老太太请安。无论老太太是昏睡状态还是现在口齿不清,手脚哆嗦无力的样子。

老太太瘦了许多,没了曾经的富态,整个人看起来多了许多阴狠和刻薄。若是以前,看到这样的老太太,宝玉一定会害怕,现在却仿佛没什么可怕的了。

鸳鸯仍然是老太太的大丫头,哪怕老太太已经将她给了二老爷。这样不离不弃的忠心,也让老太太对鸳鸯更加的信重。

仿佛除了鸳鸯,旁人都会害她一般。

以前老太太对他有多好,宝玉记在心里,一刻不敢忘怀。如今老太太对他有多冷漠嫌弃,宝玉却不敢入心,怕心生不忿和怨恨。

与鸳鸯打了一声招呼,宝玉便回房了。虽然一夜未睡,宝玉却丝毫不觉得困倦。

请过安,用过早膳,便去书房读曾经自己最不喜欢的四书五经。

曾经觉得枯燥的东西,如今再看也不过尔尔。

已经没什么太激烈的感觉了。

宝玉离开后,鸳鸯则按着往日的习惯侍候贾母。

久病之人,心思皆敏感,脾气性子也大多不似从前。

好在贾母习惯了鸳鸯的侍候,见她病了也没攀高枝,倒对鸳鸯比旁的丫头好上两分。

贾母的私房还有一些,如今仍由鸳鸯管着。大房那边,邢夫人已经志不在此了。二房那里王夫人到是还惦记几分。

她倒是曾对鸳鸯示好过,不过鸳鸯转头就将王夫人卖给了贾母。并且对着贾母义正言辞的表示自己绝不卖主求荣。

绯歌也派人联系过鸳鸯,她随时都可以离开荣国府。

其实鸳鸯也不想留在荣国府了,可鸳鸯到底是鸳鸯,性子烈的很。她记仇,也记恩。贾母再如何,于鸳鸯来说,对她也有一份恩义在。贾母如今又是这样的下场,鸳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贾母。

她只给绯歌去信,她要侍候了贾母归西在离开去找她。

行叭,鸳鸯都这么决定了,绯歌能说什么。

鸳鸯的家人并不认为平民比家生子的生活好,他们觉得平民失去了庇护,早晚会被人欺负。

鸳鸯想,如今荣国府是贾琏和宝钗当家,既然不想离开,那留在荣国府也能安稳度日几十年。等几十年后荣国府是什么情况,她也管不了了。

于是鸳鸯接过宝钗递给她的,她一个人的身契,小心的收好,便继续侍候老太太了。

贾琏那边等了绯歌许久的消息才得了这么一个照顾鸳鸯的托付,于情于理贾琏也不可能不闻不问。

以宝钗的名义将鸳鸯叫到他房里,问了一回鸳鸯的打算,贾琏便让宝钗赏了鸳鸯一份赏银,然后又让宝钗给鸳鸯办了还籍的手续。

……

绯歌要建一艘超大的船,她野心勃勃的要横渡这个海,那个洋。为了实现她那一听就有些不着调的想法,这个造船的工程绝对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完成的。

船要大不说,还要各种功能都齐全。要一半年载不上陆地补给也能让她们生活无忧。

种粮食这种事,绯歌不敢想。但一定要能种菜,种瓜果的。然后当年绯歌为了吃点新鲜水果在荣国府折腾的那个玻璃果树房的操作就落实在大船上了。

海上阳光极好,但海风却不小。有这么一层玻璃挡着,再加上船够大,阳光,海浪,都可以当绿植小公园了。

于是这一项目就被放在了大船最上面。

青菜和果蔬都种在最上面。然后再摆上茶几,桌椅,没事闻闻果香,晒晒太阳,绝对是大人和小孩最值得去的地方。

当然了,想要种东西,就毕竟解决土壤和防水的问题。别楼上前脚浇了水,后脚楼下就开始下室内雨。

除此之外,绯歌还说要养家禽。

虽然可以在船上弄个冷库,但还是养些家禽比较好。毕竟冻肉没有鲜肉好吃。反正崽崽的那些哮天犬大叔都已经跟着他们来了这里,回头总是要都弄到船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