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4/4页)

都说凤姐儿精,但宝钗比凤姐儿还精呢。再加上凤姐儿上面没有公婆压着,过日子随心所欲,脑子转的自然不及上有公婆,旁有叔婶堂妯娌一大家子人的宝钗快。

于是在宝钗将邢夫人那里当成托儿所将两个儿子都丢到邢夫人那里后,宝钗的立场就成了邢夫人的立场。

宝钗在后面装枪,邢夫人在前面放炮。不管这炮响不响,作用有多大,宝钗都会双手奉上各种孝敬给邢夫人。

婆媳那关系好的让人嫉妒。

于是有劲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婆媳便痛快直接的将二房一家请了出去。

二房搬走后,探春回荣国府就不需要避着王夫人了。

探春又是个明白事的,贩货回来或是年节生辰都不忘给荣国府这边走礼,此时张嘴求贾琏帮忙,一点都没有生疏尴尬的心思。

平常关系维护好了,比现用现交更让人心里舒坦。尤其是这种亲戚,真到了现用现交那一步,这亲戚也就真的疏远成了外人。

以前绯歌就说过,有钱没钱,都得办事。

有钱时按有钱的方法办。没钱时,按没钱的法子来。当然了,若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那这方法就自己变通着来就行。

(→_→)

虽然大房和二房的关系这些年一直不怎么好,可还是那句话,讲究宗族的时代,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如果贾环能科举出仕,自己出息了,贾琏没有理由不帮忙。

也许后宅的女人会因为嫡庶之分,怕庶出压了嫡出,但做为同样的贾家儿郎,贾琏没有道理不帮衬愿意上进的贾环。

最重要的是,贾环如果不出息,或是出了什么事,贾琏也得不到好就是了。所以与其盼着他们都落魄,还不如盼着他们个个都好。

就是现代那种,期盼亲戚朋友家的长辈都能够长命百岁,不生病住院,也不下户口的那种。

毕竟他们有事,钱包就要跟着减肥……

贾琏帮忙弄了这些证明,转天赵姨娘那边就找了各种借口理由,然后撒泼哭闹磨得贾政不得不叫贾环回金陵采买祭田等事了。

有了光明正大回金陵的理由,姐弟谁都没在意王夫人没安排什么随从,只叫赵姨娘的娘家兄弟跟着贾环出京这种小事。

去南边的的路,探春这两年都趟熟了。等到了金陵,为了给贾环个好的学习环境她还大手笔的买了套宅子。

宅子两进,探春将她弟当成黄花大闺女了,直接让贾环住到了二进,而她自己则住一进,好方便她出来进去或是见客商。

科举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中,有时努力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运气。所以运气向来不怎么好的贾环,这一次的乡试成绩并不理想。

名落孙山了。

好在探春虽然期待贾环能中,但也知道这种事情绝非易事。放榜后,知道贾环名落孙山了,探春也没说什么,转天按着她心情不好时的方法领着贾环出去来了一个疯狂大购物。等购完物了,姐弟又去了著名的酒楼大吃了一顿,转天探春就带着贾环回京了。

没事,这次没考中,下次咱们再回来。

相较于这一次在乡试前还要取得童生试秀才资格,下一次回金陵参考就又省了不少事。不过出门仍旧需要一个好理由才行。

在王夫人眼里,宝玉还是个宝宝呢。

她也盼着宝玉成才,可她总觉得宝玉还小,晚几年科举也来的急。再加上当初催着贾珠读书上进,最后将儿子催死的事,就是王夫人的一个心结。

所以王夫人压根就没想到现在就让宝玉去参考不说,她还准备先给宝玉说门亲事,然后再叫他去考试吧。

好吧,这中年妇女是被吓得不轻了。

╮(╯▽╰)╭

相较于宠着闺女,相夫教子的迎春和终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探春相比,惜春的日子真是闲得发慌了。

她一直在等绯歌派人来接她,可左等右等,都不知道绯歌一行人到底走到哪了。

这年头没电话,没电报,通讯不靠吼都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了。想要给飘在海上的人通消息,除了等他们先行送消息回来,旁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于是惜春盼星星盼月亮,也没盼到绯歌来消息。想跟着探春出京贩货溜达去吧,又担心错过绯歌那边传来的消息。

然后让她老实呆着,她还呆不住。最后直接给黛玉送了消息,问她家今年啥时候去城外泡温泉。若是有这个打算,咱们一块去呀。若是没有,那她就借了地方自己玩去了。

不敢远走,还不能走的近一些呢。

然而惜春却忘了,被她抛到脑后的,某个可以修仙问道的道观距离林家的温泉庄子可不远。

其实这也不能怪惜春,谁叫有些有亲缘的人早已经忘记亲缘也要维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