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园有桃(2)(第4/4页)

一辆车一辆车地去看,申老板发现这些丝线的品质很高。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当人家是专门做纺线的,出鲜茧的时候攒下的货,就等着这个时候卖高价。到没有想到人家有了储存鲜茧的技术——此时人根本就没听说过相应技术,正常都想不到。

“都是好丝!”感叹了一句,然后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谈价钱。

再来这一趟之前赵申也是做过功课的,他调查了此时临淄市场上只少量出售的丝线价格,但那多是质量很差的(用暴晒过的鲜茧,煮茧缫丝出来的)。然而即便是那样的,要价也和春夏两季时质量正常的蚕丝相差不多了。

有这么个参考价在这里,然后通过丝绸的售价确定上限——人家织坊也不可能不赚钱。

这个区间内,两人展开了谈价的拉锯战。

最终确定到三百二十钱一束丝,这已经比平常时节的好丝上浮了三成多了,也差不多是对方能够接受的极限。赵申当然还可以找别人去问价,但是从区间来看,余地已经不大了。

真的再去找别人谈,估计也谈不出什么花来了。所以赵申点点头,就算是答应这回事儿了!

申老板抹了抹大冷天头上冒出来的汗,吩咐随从去筹钱——他当然是有这样一笔钱的,只不过做生意的,哪里会把流动资金牢牢地绑在身上,都是尽可能多的去让钱生钱,这样才能身家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所以陡然有这样一笔开销,肯定是要四处去筹的。好在他信誉好,在市坊中人缘也好,拆借出这样一笔钱,倒也不是什么大难题。

主要是赵申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在这样的大单生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他们是头一回做生意,中间也没有担保人什么的,保险起见这样也没错。若是彼此相熟的,欠着账单也是无碍的。

甚至为了要现钱,赵申在价款上退步了一点点…这也算是他们这种生意的默认规则吧。

等到随从走了,申老板也没有就此冷待赵申,依旧十分热情地和他说话,问起他是哪里来的之类的。

赵申嘴巴挺严的,没有许可不会随意泄露什么不该泄露的。但面对申老板这样的热情,他也不擅长拒绝。只能赶紧自己接过话题…想了想,问道:“申老板可有舒适的丝绸商贩?”

这种做织坊的,应该有很多丝绸商贩做客户吧。赵申想到了栌山庄园所产的那批丝绸,觉得顺手找个出路也不错。

申老板一点儿犹豫也没有,满脸堆笑:“赵管事算问到人了!这来临淄贩丝绸的商贾,没有我不认得的——就算我不认得,我几个伙伴也认得啊!怎么,赵管事手上还有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