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有女同车(6)(第4/4页)

但、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王温舒淡淡地想。

雨声‘嗒嗒’的,比他听过的许多乐器好听,像极了这平凡无奇而又动人的一日又一日。

再次低下头去工作,他没有再被陈嫣吃东西的声音牵扯注意力——不是说他不再在意了,只能说,这就像是一个人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后就不再心心念念了。

不过他没有因此而轻松,因为王温舒没有一刻比现在更清楚了…他正陷入一个相当危险的境地。

万劫不复。

陈嫣并不知道在她的身边,正发生着命运转折这种事…每个人的思维就像是一个又一个飘荡在虚空中的小漩涡,自成一体,和其他人的那个小漩涡是彼此不会相撞的。

这个时候她在整理关于瓷器的想法,同时心里也开始盘算起了之前暂时被放到一边,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不管的‘玻璃’。

这不是她贪心不足蛇吞象,瓷器还没有真的吃透,然后推广开,就开始打起玻璃的主意了。而是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的,一环连着一环,既然想到了烧瓷器,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烧玻璃啊!

说起来,瓷器表面的釉本来就是一种玻璃晶体吧?她回忆着初中时期的化学,有些不太确定了。她是个文科生,文理分科之后就没怎么花心思在化学上了,很多知识浅薄又模糊。

不过陈嫣始终还是记得的,玻璃这种东西,有天然存在的,那就是黑曜石。就是火山喷发的时候温度达到了,可以融化石英,于是得到玻璃!也就是说,黑曜石就是一种玻璃。

而和人工有关的玻璃,外国不知道,但是华夏民族的玻璃还真和陶瓷有点儿关系…烧瓷的时候意外得到一些亮晶晶的副产品,或者窑炉内有些地方变得亮晶晶的,这都是有的,那就是玻璃溶液凝固后形成的。

当然了,是不是由此诞生了烧制玻璃的技术,那就有待商榷了。感觉上华夏的烧玻璃技术很有可能来自国外,因为最早的一批玻璃制品,就是仿制外国的玻璃珠子…而在此之前从来就没有玻璃制品。

总不可能是看到舶来玻璃后,只看个样子就发明了一套玻璃生产工艺吧?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她现在能烧瓷器了,顺便弄一下烧玻璃的活儿,这很难吗?就像她之前就已经明白的,这个时代很多技术都处在初级阶段,不同方向还没有分流。她是怎么搞出烧瓷器的窑炉的?是先从烧砖做起,培养了技术和工匠……

现在瓷器也有门儿了,想想玻璃,‘得陇望蜀’一番,难道不是应该的?

她也不怕步子跨的太大…某些事情对于别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对她来说就不一定了。虽然她不可能像一个精通这些东西的理工科大佬,立刻安排出一套工艺,难度只在具体操作上。可她还是比一般强,至少她有那些‘零零碎碎’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