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车(9)(第2/3页)

陈嫣兴致勃勃地说起用什么‘水’最好:“水有甜苦轻重之分,梅花上的雪水,江心湍急处的流水,霜降那日的霜水、不同地脉出的泉水…因为各地各时不同,各有其特点…”

陈嫣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意犹未尽道:“我曾写了一篇‘水谱’,正是说明了天下各处各时不同的水最适宜做什么。有的适宜酿酒,有的适宜煮药,有的拿来煮饭最好,有的熬汤最妙…还有制作胭脂水粉,这得用最细的水!最好是海底深处取水,因为那里的水能分到最细小,敷在皮肤上最利于肌肤…”

桑弘羊倒是第一次听陈嫣说起这事,便道:“怎未听人说过这篇‘水谱’?”

陈嫣可是能引领潮流的人,这篇‘水谱’一出,可以想象,一定会让上流社会多很多的新流行。然而桑弘羊从来没听说过,想来这篇水谱根本没有发表。

“有些犹豫不定,想着水谱上有些东西讲究过头了…本就是玩乐之作,要是学的人多了,劳民伤财就不妥当了。”陈嫣当时确实有这方面的考量。似乎是担心桑弘羊不相信,还补充道:“肯花钱在这上面的必定是富贵之家,他们出的起钱,我担心的自然不是他们,而是…”

说着陈嫣自己先叹了口气,然后才道:“我也不知是不是想错了,譬如深海海底之水,实在不是轻易可得的,到时候恐怕得有人命丢在这上面。当时水谱写成,正好有人给我送了一匣子海珠,听人说起采珠艰难,每岁都有不少采珠人死在此事上。心中一时很有感触,水谱便没有宣之于众。”

陈嫣又苦笑了一声:“其实这没什么意思,现在想想,其实很没必要。”

“怎无必要?”裴英蹲下来看陈嫣摆弄酿酒准备的原料。

陈嫣拨弄了几下已经发芽的谷物,道:“我说个故事罢…从前有个官员遭到贬谪,被贬到了偏僻之地任官,他不了解地方民情,便亲自去山野荒村查访。见一捕蛇人,家中世世代代捕蛇,然后将此种毒蛇制成的药材作为贡品上供,以此抵消赋税。家中因捕蛇,代代皆是因蛇毒丧命…”

“官员欲与捕蛇人换成一般的赋税,不必上供毒蛇了,然捕蛇者却哭着请求官员收回这一决定——蛇毒固然苦,可哪里苦的过生活艰难!多少邻居故里皆因生活贫困离散、家不成家,但捕蛇人家因为捕蛇‘美差’,日子比邻居乡亲还是要强的,至少能一直延续下来。”

“海底水固然与海珠一样,会劳民伤财,但这世道就是如此了…有活路之人不会去做这个,没活路之人,这反而是条出路。”陈嫣不会因为采珠人的命运就不用这个时代的海珠,所以想通这一点并不难。

如果非要怜悯这些,那简直过不下去了——太多特权阶层的享受都是底层劳动人民付出极大的艰辛才能得到的,如果真的都难以释怀,陈嫣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除非亲自去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的人都好过起来,不然想这些有的没的根本一点儿用都没有。

陈嫣说起这些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勉强,显然都是她思考所得,所以也就显得格外深刻。

桑弘羊了解陈嫣,自不意外。裴英却很感慨…他也曾在少年时代接触过不少富贵人家的女郎,远的不说,就他自己那些同家族的姐妹。她们说到各种玉石珍珠、绫罗绸缎、美器美物的时候,会说什么呢?

她们会感慨这些东西的美丽,享受这种美丽带给自己的美好感觉,至于别的,她们是很难想到的。

她们不会感叹采珠人的死亡,不会说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种话。更不会在这一基础上直指本质,说明抱着这种想法、有这种觉悟同样没用,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陈嫣谈到这些完全不是有意为之,真的是说到哪儿算哪儿。所以点到为止,很快就转移了话题,从新开始说起关于‘水’的种种讲究,还兴致勃勃邀请道:“明日开始酿酒,子恒和裴英来不来?挺有意思的…”

“你平日就钻研这些?”裴英对于陈嫣点亮的各种技能表示不懂,有时间弄这些,就极有可能没时间弄别的了…这样真的好吗?只要想到陈嫣手上掌管着偌大的产业,他就觉得这是很难想象的。

“也不是,”陈嫣支着下巴,想了想道:“平日、平日我还是干正事的…吧?”

‘扑哧’一声,陈嫣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实在的,她自己是有工作,但她的工作量其实不大,很多时候就是起个头,提个想法而已。特别是一门生意走上正轨后,就真的不会再放多少心思在那之上…

一时之间笑了起来,待笑过之后陈嫣又照实道:“我过日子确实松散了一些,许多事都是子恒瞪人替我分担…平日里我吃喝玩乐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