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采薇(11)(第3/4页)

南越原本是秦朝征服的百越土地,后来秦始皇派将军赵佗镇守。百越之地相对于当时的帝国中心来说实在是离的太远了,完成实际上的掌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赵佗当时就将百越经营成了自己的私有王国。

趁着秦末农民起义,中原战火烧的一片热的特殊时期,赵佗切断了百越和中央的联系。也就是在这个权力真空期,他真正建立起了南越这个政权。等到汉室在天下争霸中取得了胜利,赵佗又向大汉表达了自己的顺从。反正当时的大汉也顾及不到远在极南之地的南越,这又给了南越独立发展的时间。

这样看起来,赵佗算是建立了一个颇为强大的国家了。但实际上,南越和陈嫣印象中的国家差的远了,就算是标准放到‘古代国家’的程度,那也不能够啊!

光看地图的话,南越的地盘和人口都不算少。不过真要说的话,南越的赵氏王族,他们的影响力也就是一小圈而已。出了一定的范围,其他人根本不听他们的!要知道南越这块土地,本来就是百越人的地方!而百越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这里民族成分非常复杂,于是就被中原地区的人直接统称为百越了!

赵佗要治理这块区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当地土人!特别是他将百越独立成了南越,脱离了中原朝廷这个靠山,他更是得依靠当地人治国了。之前还能够靠朝廷的兵力作为后盾,来硬的也不是不可。现在没有了这个帮扶,还敢表现的太过强硬,就要有人造饭了!

这种情况下,南越有很多地区‘自治’,只是名义上是‘南越’的一个部分,这是很正常的发展。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带来极其复杂的利益纠缠,在这样的南越活动,说实话,并不比正在发生战争的天竺来的好。

陈嫣当时就是在这样的南洋地区、天竺地区活动!她没有将危险的事情交给别人,自己缩在后面就好了——这也做不到。

没办法,她只能习惯那样的环境,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她。

现在遇到了这种突发状况,她也只是下意识的反应而已。

陈嫣的匕首到底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外面的‘骚乱’平息的很快,只是一会儿罢了,便有人站在车外禀报情况。大意就是请罪,然后说明现在的情况,告诉刘彻可以继续逛街了。不过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回宫吧…

刘彻也没有强求,便道:“那便回宫罢。”这种时候他也没有刻意难为别人的习惯。

然后就对陈嫣道:“阿嫣,去趟宫中罢。堂邑侯如今没了,阿娇应有一些话与你交待——她是很难为此事出宫了,恐怕有不少事要托付你。”

这话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问题很大…先不说陈娇和陈午关系有这么亲密,需要这样做吗?就算有,特意让陈嫣往宫里跑一趟算是怎么回事儿?之前刘彻出宫的时候,托付刘彻一声不就完了?

说白了,就是刘彻在邀请陈嫣罢了。

今天原本计划要说一些事情的,结果因为突然的刺客打断,这些话都没有了说的时间和气氛。陈嫣也有些不甘心,于是顺势同意了刘彻的提议,道:“是有些话得问问阿姐。”

于是不用刘彻吩咐,韩让就退了出去,只吩咐仪仗改道,准备回宫。

回去的路上,刚刚建立起来的气氛又被打落了下去。陈嫣和刘彻都不能就着刚刚的口子,谈一些更深入的问题了。不过也不是真的无话可说,至少刘彻很快先发制人,笑了起来,饶有兴致地看着陈嫣的小匕首:“此物真有实战之能?”

不怪他有这样的问句,虽然从刚刚一瞥来看那把小匕首有着雪亮的刀刃,绝对用了好材料、好的铸剑师。但实在是太精巧了,再加上漂亮的装饰,宝石镶满了整个刀鞘,怎么看都更像是贵族小姐手间把玩的小玩意儿才对吧!

陈嫣‘啊’了一声,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干脆将小匕首递给了刘彻:“陛下自己看就知道了,这匕首名叫‘不惑’,只因当初铸成之后滴血试之,血即走,刀刃光亮如初。此正如人之不惑!至于有没有实战之能,这要看用匕首的人了。”

刘彻手上把玩了一下这把小匕首,他很少弄这些小东西的,平常用剑就完全足够了。不过他得承认,陈嫣这把名叫‘不惑’的匕首竟然比他的宝剑还要更好,至少单纯从材料和铸剑师的技术来说的确是如此。

不过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是说刘彻是皇帝,他身上的一切就都是这个国家最好的了。实际上有些有传承的世家,底蕴是很深厚的——而且匕首的话,也可能根本扯不到那些!匕首因为用的材料比较小、个头也比较小,在材料和技艺上面更容易做到极致,比正常刀剑的质量更好,这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