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东山(4)(第2/5页)

所以陈嫣最终做出的决定是,以西方成果播撒下一些种子,影响到现在的技术大拿们。然后尽量维持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虽然她死之后的事情不好说,但东西方海上通路已经打通了,而且她作为前辈已经证明这是一条赚钱的路,就不怕后来的人断绝这条路!

至少商人会逐利!

只要存在这样的交往,思想上的交流就会变得频繁!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成果也能相对没有障碍地传播到华夏。不敢说这样就一定能怎样,但这已经是陈嫣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不管怎么说,交流总是能够促进进步的。

虽然有不肖子孙闭关锁国的可能,但作为一个‘先人’,陈嫣也只能求一个‘尽心尽力’了。至于最后的结果怎样,交给时间评判吧——不这样,她又能如何呢?

而就在陈嫣因这一趟的丰硕成果而花了眼的时候,一起来的裴英的信件让她再也顾不上这些!

这些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说实话,并不用太过着急在意。从她走上打通东西方海上通道这条路之后,这些东西就是迟早能得到的了,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这次没有得到,下一次也能。

甚至她不直接和罗马交流,通过西域商人,也不是不能够得到想要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她出的起价钱,自然有的是人抢着帮她把这件事办的妥妥当当。

而裴英这封信就不同了…虽然这也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但事情能不能办到,在真正落实之前,就连陈嫣自己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裴英的性格是在一个地方呆不住的,他最厌烦一成不变的生活!早些年不肯在家族的安排之下走读书的路子就是一个明证。后来他满天下乱逛倒是活的开心了不少——或者说自认为开心。

而因为感兴趣上了船、出了海,他就像是找到了一生之中注定的那个位置!反正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沉迷于寻找各种新航路了。这样的生活,每一个明天都是新的,都是难以预料的!

或许会很危险,但对于裴英来说,这种程度的危机感反而很好!这能够一定程度上让他‘忘记’自己那巨量的记忆。其实这也不是忘记,只是某种感受太强烈,导致其他被忽略了。

这就像是普通人紧张之下,就会忽略很多其他的东西一样。

之前裴英就负责推进航向,而当航线推进到红海之后,第一阶段其实就已经完成了。而让裴英以后都去走那些已经开辟出来的航线?这不可能!大海上确实充满了意外,但凭良心说,更多时候是日复一日的海天相接,普通人都有可能烦腻,更不要说裴英这种性格的人了。

也是陈嫣这个时候终于下定决心了,要立即另外探索一条航道——绕过非洲,北上之后进入地中海,真正通过航海的方式,直接将东西方连接起来!这样看起来是麻烦,但交流的量级就远不是原本可比的了!

而量变是会导致质变的。

裴英知道陈嫣的新计划之后,几乎没有停歇,马不停蹄地就上了新的探索船,开始了新的不要命的工作。

而他如今送来的信件当然不是因为绕过好望角成功,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远航达到这个程度之后,每多航行一段时间,都是巨大的考验!

陈嫣的船队基本上都是沿海岸航行,而没有横渡大洋那种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但依旧是困难的!

按照信中所说,探索船的船队在东非某个地区靠岸补给的时候,和当地土著发生了冲突…具体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好说,这种事情文化不通,也说不好谁对谁错(其实追究谁对谁错也没有意义)。

探索船队死了十几个人,十来个是护卫,技术员也死了几个。但土著死的更多,整个部落都被拿下了…探索对因为需要应对各种情况,对抗土著当然也是情况之一,所以配备了不少战斗力超群的护卫,技术员们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再加上武器确实比那些土著先进不少,这才有了这样的战绩。

这些土著人生活在非洲东部…虽然非洲古代也有自己的文明,帝国也不少了,但因为殖民运动的关系,这些古代文明基本上都被断绝了。再加上现代非洲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没有存在感,普通人就更不了解他们过去的故事了。

不过像是加纳帝国、阿克苏姆帝国之类的非洲古代帝国,历史也不太会追溯到公元前。非要说公元前的非洲‘文明世界’,一般还是北非,以及少部分的东非。而北非,说的再具体一些,其实就是埃及。

虽然这个时候的埃及已经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埃及法老都是昨日黄花了。

陈嫣并不了解这一时期非洲的历史,而从裴英写来的信件也知道,他遇到的不是什么有组织的‘国家’,就是介于原始和国家雏形之间的部落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