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大东(9)(第2/4页)

他读书的时候已经很迟了,也谈不上有什么万里挑一的学习天赋,在普通人中算是读书料子,但也没有出色到会让人感慨‘奇才’。这样的人,又错过了读书的黄金时间,实际上的学术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呢?

他当上朝廷重臣后其实也是有一些文坛文章出来的,外界的评价倒不算太坏。但真要论起来,放在如今的背景下,也不如何出彩。有不少人吹捧,只能说是很多人受到了他身份影响,并不能公平公正地评价他的作品。

不过让陈嫣来说,公孙弘的学术水平也没有不能教人。重要的是他的不少观念,他的为人处世…曾经陈嫣只是觉得不错,现在要给陈如意小朋友寻找家教了才真的觉得何止是不错!公孙弘那样的简直可遇不可求。

他的身世并不如何出奇,却是难得的有大眼界、懂得变通!有这样一个家教,即使是从学习以外影响孩子也好啊!

如今找不到第二个公孙弘(说实在的,陈嫣要是真的能找到第二个公孙弘,首先也不是拉来给陈如意小朋友做家教,首先应该是被刘彻看到,弄去做丞相),陈嫣几次尝试无果,也就不再执着了。

既然那些她十分看重的特质可遇而不可求,陈嫣的目光就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学术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选择学术水平高的…至少能学学人家的学问,还有认真努力的心态。

其他的老师都陆陆续续到位了,只不过教《论语》一门的老师一直不能让陈嫣满意。按说现在儒家也算是学生最多的诸子百家了,有孔圣人的‘有教无类’一句,孔子门下在‘传教’这一点上还是做的很到位的!

这种情况下,《论语》不知道多少人都翻烂了,是最当家不过的学问!对于陈嫣来说,要找一个《论语》学的好的,并不会比吃饭喝水更难了。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从一开始找不到满意的,再到好不容易有一个满意的。人家教了不到两个月,家中老母仙逝,只能回家守孝,位置就又空下来了。再然后…再然后又是一次一次地寻摸合适的。

反正到现在为止,又得给陈如意小朋友找《论语》老师了。

陈嫣经常是很忙的,不过偶尔空下来也是真的很闲。这一日闷在书房里安排各种事务,好不容易做完出来走走,就走到了陈如意小朋友的院子里。看着在水榭中读书的父女两个,陈嫣站住了之后就再也走不动了。

好像脚底下有胶水将她黏的牢牢的。

陈嫣站了有一会儿,一开始颜异并没有发现,直到他让陈如意抄写笔记,这个时候抬起头来,这才和隔着池塘的陈嫣眼神碰到一起。

“真没想到…那孩子会这样决定。”陈嫣并没有转身就走,也没有心绪纷乱,应该说她比她自己像的还要平静。就这样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两个人绕着池塘散步。

颜异有些沉默,或者说他一直如此沉默。他用一种很温暖的目光看着陈如意小朋友,然后又用同样的目光看着陈嫣:“我也没有想到…”他没有说的是,虽然是没有想到的事,却是最令他喜悦的。

在他长长久久感受不到喜悦之后,因为那个孩子的一句话,好像他的喜悦全都恢复了。

在那次陈嫣离开长安之后,颜异的喜悦就消失了,似乎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拥有喜悦、幸福、满足这类美好的情绪。或许别人遇到这种事会很消沉,颜异却没有这种情绪,在这件事上他甚至觉得这样就好。

对于那之后的他来说,沉默、愧疚、痛苦才是昭示他踏踏实实活着的现实。至于那些美好的情绪,如果他还能拥有,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他凭什么还拥有那些?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那之后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哪怕那意味着和生命等长的痛苦。

“如意,这是你父亲。”

陈嫣亲口将这个从未提起的事实告诉女儿,然后就静待世界走向该去的地方。

陈如意小朋友当时是怎么想的,陈嫣不会知道,颜异就更不会知道了。她似乎很惊讶,看看陈嫣又看看颜异,想要确认一些什么——她从来没有问过关于父亲的事,在这一点上她可以说是天真,也可以说是早熟。

一开始,她只是没有父亲的概念。她是生活在众多奴仆婢女包围中的娇宠女郎,小的时候也根本见不到外人,直到读书识字了,才从书里面知道有‘父亲’这回事。而那之后,她也没有询问过母亲关于‘父亲’的事。

陈如意从小就是这样了,善于体贴人心…所以说这孩子讨人喜欢不是没理由的。

不过有的时候陈如意作为一个年纪还小的小朋友也会好奇,她的父亲到底是谁呢?只是这种好奇出现的时间很短暂,冒出头来一瞬间很快就被她丢到脑后了。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好玩的事,她还有世上最好的母亲大人…父亲又有什么要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