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北山(7)(第3/4页)

正说着这件事呢,有一女婢走了进来。躬身在陈嫣身边道:“翁主,奴有事禀报。”

陈嫣放下了手中的绒布,点头道:“说吧。”

“翁主,方才冠军侯府中来人了…说是请府中医者相助。”女婢说的很官方,但微微急促的语气说明了这件事并不一般。

长安的贵人们喜欢找陈嫣借医生,请不夜翁主府的医生出诊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是也是因为确实看到了陈嫣身边大夫的非同一般!

这种非同一般其实并不在于大夫的医术,更多是在药物上。

陈嫣自己并不懂医术,曾经抄过的几本中医书籍在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用处。这可不比她弄那些小发明小创造…治病救人的事,一旦记忆出现什么偏差,记错了药方什么的,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她支持医学,采用的方法是资助。一方面资助医者编纂医典、药典这一类书籍,用来指导医生治病用药。另一方面则是投资开办学校,专门培养更多的医生。

这种办法时间久了必然会提高医疗水平,但是几年、十几年是很难看到明显变化的!至少没办法突破现有医生的上限。

简单来说,陈嫣府里的医生在这个时候绝对是顶尖的,可也不会比其他大贵族、大富豪找到的医生好,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平只在伯仲之间。

非要说陈嫣身边的医生有出众之处,大概就是规范,以及有一些特效药了。

因为是按照‘标准’教材教导,所以表现的很规范,也注意到了过去医者没注意到的小细节。另外,陈嫣确实尝试着弄了一些特效药…都是西医的思路弄出来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霉素。

当然,她是按照日剧《仁医》里面的方法弄的,青霉素到底多少个单位是说不准的。不过想也知道,应该远远达不到现代的水平…好在这个时候的人没有接触过青霉素,就算是这样的青霉素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问题是,直到现在包括青霉素在内的几种特效药生产效率都很低下…等于说就是有钱人的救命药,很难推广到普罗大众中间。

对于这个,陈嫣也只能继续投钱——一般来说,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之后,降低成本就只存在两个障碍了,金钱和时间。钱陈嫣是不缺的,剩下的就是等待了,等待技术突破。

因为有限的新药,以及一些由陈嫣身边医者开始的操作(比如说消毒),陈嫣身边的医生显得比同一水平的医生厉害。特别是上次连刘彻的病都治好了,陈嫣身边的医生就更受推崇了。

陈嫣在长安是开有医馆的,重点并不在赚钱。真要赚钱,她有多得多的方式。开医馆更多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让培养出来的医生有个好去处…当然,这些医者学出来之后如果不想进医馆,陈嫣也不会强求。

陈嫣名下的医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各种特效药的供应充足…至少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充足的。事实上,这些特效药就没有充足的时候!谁不想多一份救命神药呢?然而生产效率的低下造成了需求无限与资源有限这种矛盾。

一般来说,长安稍有些排面的人物如果生病,最开始都是熟悉的医者来看。只有医治效果不好,或者病情确实严重,才会找到陈嫣名下的医馆。

当然了,真正有排面的人物不会这样做…他们一旦判断自己身边的医者不能解决,或者不如陈嫣身边的医者来的保险,就会来陈嫣这里求助。

这种情况下,冠军侯府中来人请陈嫣身边的医者相助,这并不是一件多古怪的事情。

唯一古怪的是冠军侯霍去病年轻力壮,府里又没有容易生病的老人孩子…甚至连体弱的正经女眷都没有——霍去病身边或许有婢妾,但大家都承认的女眷就没有了,别说正头夫人,就连体面一些的姬妾都没有!

他用得着求助陈嫣身边的医者?

难道是替别人请的医生?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排面麻烦陈嫣的。总有一些人自己不好找陈嫣,只能通过这种间接的方法求助。

陈嫣嚯地一下站起身,神色不定:“冠军侯出了什么事?”

她想起了一件事…历史上的冠军侯分明是英年早逝啊!

婢女似乎很惊讶于陈嫣做这种联想,毕竟冠军侯是武将,人又年轻,谁能想到会生重病呢!更何况之前还一点儿风声都没有!正常的联想应该是他替别人找医生,陈嫣只需卖个面子即可。

“是…冠军侯昨夜生了急病…”婢女定了定神,开始说明情况。

这件事并不在陈嫣的预料之内。

不是说陈嫣才想起霍去病英年早逝,毕竟霍去病也算是一个相当出名的历史人物了,他的英年早逝也很出名,颇有一种天妒英才的感觉。只是陈嫣生活在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了,越来越多的事和历史上发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