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5页)

所以,她只希望这俩人,不管以后再怎么互相折磨也不要分开。

“反正我看程建军这一时半会儿是进不了银行了。”严如玉幸灾乐祸道。

“随便他吧。以后他和我也没什么关系了。”宋锦耸耸肩,毫不在意的道。对于她来说,程建军早已经是过眼云烟。她正紧赶慢赶的要往前看,谁还顾得上回头呀?

负责带她们的民警让宋锦填了几张表格,然后签了字摁了手印,改名的过程就算是完成了。比较麻烦的是户口的问题。当时宋锦在离婚的时候已经把户口给迁出来了,但她不想挂靠在程家,也不能再落回桂花潭村去——现在只有农转非,哪有非转农的?所以当时也是拜托了严如玉的爸爸,让他给自己拟定了一个空房号,自己和宋泠的户口就落在了这个空房号上。但是这个空房号等于是临时的,后续还是得需要填一个真实的地址。

宋锦拿着自己和女儿的户口本,看着上面的两个名字,微笑起来。

看来,还是得赶紧多赚钱,争取这两年就在柳市买个小房子,这样她们母女俩才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家。

“对了,你让我爸帮忙问一下学校的事情,他已经问到了。”严如玉递给宋锦一个纸条:“这上面是城南小学副校长的姓名和地址,她丈夫是我爸的老战友,我叫她阿姨,是个挺热心的人。我爸已经和她说好了,你们随时都可以上门去拜访。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宋锦收下纸条,心存感激:“谢谢你,如玉。这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宋泠上小学的事情一直悬在她心里,一天没有解决就一天不能完全放下心来。因此宋锦回城之后,没有多耽搁,就拿着礼物带着宋泠去了严如玉给的地址。就在城南小学旁边的教工宿舍楼。

整个柳市市区内一共五所小学,城南小学正好就在陆冬林她家附近不远,以宋泠的脚程走过去也就是十分钟的事情,中午还可以回来吃个饭再睡个午觉,非常的完美。至于师资什么的,宋锦倒没有太过于关注,不管怎么样,肯定比县里面的要好。

城南小学的副校长叫孙永嘉,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阿姨,瘦瘦的,看上去有点不苟言笑,但实际上性格很和蔼。听到宋锦说明来意之后立刻笑着让她进了屋。

“上次老严就和我说过了,我还想着你会什么时候过来呢。”

“早就想过来,就是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怕打扰到您。”寒暄了几句后,宋锦让宋泠叫人,宋泠脆生生的叫了一声:“孙校长好。”

孙永嘉见母女俩都是落落大方的样子,而且长得都数一数二的好,心里已经有了几分喜欢:“哎。在家呀,叫孙奶奶就行。”

“好的,孙奶奶。”宋泠从善如流。

“这孩子真机伶。”孙永嘉摸了摸她的俏皮自来卷,“听说今年五岁了,幼儿园学得怎么样啊?如果是幼儿园的课程还没有学完,那其实我不建议你们直接上小学。”

宋锦忙道:“都已经学得不错了,我们也咨询过老师,像是拼音和简单的数字加减,都已经会了。还会背诗。也会写自己的名字。”

她用目光示意女儿。

宋泠:……好吧,表演才艺这种事儿还是躲不过的。

“孙奶奶,我会背好多古诗。我给你背一首《静夜思》吧。”摒弃掉羞耻感,宋泠当场背诵了一首唐诗。

“不错不错。”孙永嘉听得双目含笑,“行,我看是没什么问题。这样吧,我们九月初一开学,到时候你带着她来学校找我,然后我再让人带着她去报名。”

宋锦赶紧起身道谢:“那就麻烦您了,孙校长。”

“不客气,我们家老徐和老严是老战友了。老严也难得有事情找我们帮忙。”孙永嘉这会儿越看宋锦和宋泠就越觉得有点眼熟:“小宋啊,我怎么老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宋锦一愣,试探的问:“您是不是去逛过夜市街?”

“当然去过,我们这儿离得近,晚上和我家老徐经常去那边遛弯儿消食。”

“那可不就是了?”宋锦抿嘴笑道,“我就在夜市街那边开了个小摊子,叫锦泠商铺,可能您遛弯的时候有遇到过我。”

孙永嘉恍然大悟:“哦!对,我应该是见过,就说很眼熟。”此时再看宋泠,就想起来了:“小姑娘,你是不是还在那儿卖冰棍来着?”

宋泠点点头:“是的呀,孙奶奶,卖了好几天了。”

孙永嘉弯腰对她说道:“我还去你那儿买过冰棍呢。”

“孙奶奶下次来,我请你吃。”宋泠嘿嘿一笑,露出小梨涡。

孙永嘉哈哈一笑,“好,到时候孙奶奶一定去。”她站起身,问宋锦:“我当时看到她在那边卖冰棍,还觉得这个小孩子不错,很有勇气。没想到,今儿就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