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页)

而且她在同学群里面还颇有威信,把后座两个皮孩子一样的小男生管得服服帖帖,真是个有趣的孩子。

下午的时候,宋泠也没闲着。她和妈妈还有舅舅一起去了小香港的店里。宋锦现在已经不过问她为什么不和巷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反正她女儿在学校也交到了新朋友,性格貌似也没有变孤僻,那就够了。

盘下这家店后,宋泠都没有来过。这次一过来才发现,她妈居然把里面的货都卖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店里面看上去空荡了好多,只有墙角堆着几袋子货,那应该是她妈从家里面挪过来放在这儿的。

“姐,这样看就大了好多。”宋一成看了看四周说道。

宋泠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之前那位店主卖日用杂货,东西堆得有些乱,所以当时她一过来看的时候没觉得有很大,还有些忐忑来着。

“我打算把四周的墙壁全都再给粉刷一遍。”宋锦看了看四周的墙,墙面灰不拉几的,还有些发黄,甚至在墙角的地方还有些斑点,应该是之前太潮湿留下的。

“全都刷白。你去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能干这个活儿的。”她对宋一成道,又看了看之前留下来的一些货柜,皱眉,“要是可以的话,这些柜子我都想重新再搞过。”

看上去太老旧了,一点都不上档次。

宋一成一口答应:“行,刷墙应该不难。到时候我找几个人来,一天就能搞定。姐,这些柜子你不要的话可以卖到废品站里去,的确是有点旧。”

宋锦点点头。她盘算了一下自己身上的钱,这几天生意不错,回了一些货款,她还了陆冬林两百,又给了一百给万丽当做她的介绍费和辛苦费,现在身上还剩下几百块。如果是重新做柜子的话,钱可能有些不够,况且还有做帽子这事儿。

对了,她看了看宋泠,笑道:“我现在还欠着泠泠两百块呢。这个钱也得还呀。”那可是她女儿一天天冒着大太阳去卖冰棍卖回来的,不能吞了。

宋泠纠正:“是一百五十块。另外五十块本来就是你给我的啦。”

“行,一百五。”宋锦亲昵的摸摸她的头,“那妈妈晚些时间再还你好不好?”

“没问题的,不急。”宋泠大方的道,“对了,妈妈,这家店你想要卖啥呀?”

这个问题之前宋锦也一直都在思索,早就已经有了答案,脱口而出:“卖衣服和帽子、袜子这些东西,可能再顺便卖卖伞和别的女人用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利润最高。”

她之前没有尝试过卖衣服,是因为衣服进价高,码数多,占地方,而且需要试衣什么的,在夜市街的地摊上实在是不好做。而小香港这边的店就不一样了,如今已经陆续的有一两家服装店开业了,据她所知,不远处的那家“新新服装店”生意就很不错。

宋锦经过这几个月也明白了,柳市有那么一波人,以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追求精品追求时髦,对价格反而没那么敏感,只要能满足她们的需求,掏钱快,不啰嗦,做她们的生意,利润才高,而且更省事。而恰恰,经过前几个月的经营,她们之间的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回头客。

宋泠听她妈这么一描述,秒懂。她妈这是想做一个女士精品店,这种店做好了的确是很赚钱的。不过相对来说,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她瞥了一眼那些柜台,嗯,有点嫌弃,肯定达不到要求。

宋泠决定用后世的经验来帮帮妈妈,毕竟她没见过猪跑还能没吃过猪肉吗?前世的自己,可是这种精品店的常客。

“妈妈,你要卖衣服的话,可以做木头架子呀!”她说道。

宋锦一愣:“木头衣架吗?”

她以为是挂衣服用的那种老式的木头衣架。

“不是!是那种落地的,可以挂一排衣服的那种木头衣架!”宋泠急了,这里又没有纸和笔,她眼尖的看到柜台的玻璃上蒙了一层灰,灵机一动的跑过去用手指在上面画出了雏形,就是后世服装店里经常看到的那种落地挂衣架。她记得大多数是铁艺和不锈钢管做的,但现在估计没有这种东西,那只能用木头来做!

宋锦看到她画的歪歪扭扭的落地衣架,眼睛一亮,招手让宋一成过来:“你过来看看泠泠画的这个。”

宋泠向他们解释,说到兴起的时候还跑到墙壁前去比划了几下:“你们看,这里可以摆一个,那边可以摆两个。然后墙角的这块地方,可以拉一块好看的帘子,用做试衣间。”

她这段时间和妈妈去各大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发现这会儿卖衣服的柜台居然不是敞开式的,而是把衣服放在柜台里,如果有需要的话,再由营业员拿出来,极为不便利。还是后世的服装店逛着比较舒坦。要不是这家店不大,她都想让妈妈在中间摆一组沙发了,试累了还可以歇一歇,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