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7页)

宋锦就提出来想要购买这一批设备。她也没有怎么压价,很爽快的给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另外如果她们要建新厂,那不是短短的时间就可以建成的。因此宋锦想把国华制衣厂的厂房先租下来,她不想干等一两年,错过现在已经开始的外贸红利期。

厂长自然一口答应下来,他和国资委的王主任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一笔钱正好用来付给工人们买断工龄。有了这一笔款子,一些年纪大的快要退休的工人,他们的补偿也可以稍微的更丰厚一些。至于更年轻的那些,王主任想让宋锦直接对这些工人进行一下宣讲,稳定人心。

这就是宋锦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

“各位工友们大家好,我是锦玉服饰的宋锦。在座的各位应该有一些都认识我,毕竟咱们之前也有过合作。”宋锦拿着厂里广播站给递上来的小广播,站在台上面带微笑,温和的的对国华制衣厂的工人们说:“我知道国华制衣厂现在到了很困难的时期,对此我也非常痛心。大家在国华辛辛苦苦工作这么多年,有着非常扎实的制衣技术,这一点在之前锦玉和国华的合作当中,我就能看出来……”

“……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是,面对时代所造就的这种局面,我们个人可能很难去扭转和撼动。但是,大家也不用觉得太过于恐慌。纺织行业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而且这几年外贸出口也都在增加。锦玉服饰就即将在开发区建立新厂,我们也非常愿意欢迎像你们这样有资历和有技术的老工人们成为锦玉服饰的新员工。”

她这话一说,台底下开始爆发出一阵窃窃私语的讨论声。

有的人稍微有些失望,他们原本以为宋锦是想要直接收购国华制衣厂。没想到她只是过来招工。

宋锦其实之前也考虑过像买日化厂一样的,把国华制衣厂给买下来,后来又觉得招工是更加便利的方式。尤其国华制衣厂的50岁以上的老工人占比偏多,而且就像是前一晚副市长说的,厂内痼疾深重,很多人都有着之前销售科长那样的观念,所以她就改变了主意。

如果是直接买厂的话,原本国华制衣厂的工人在心理上可能会觉得事态似乎没变化,依然会抱团,这将很不利于新工厂后续的管理。

这是基于现实的选择。她虽然很同情这些工人,也抱了帮忙的心思,但终归是做生意,不得不考虑到自己的成本支出。只能在自己能力最大范围内提供帮助。

不过大部分工人在听了宋锦说的之后,情绪依然立刻就兴奋起来。他们在经过这几个月之后,其实早已经不得不接受了自己要下岗的这件事,只是对未来依然抱有着极大的迷茫和恐慌。现在听到她说愿意让他们去锦玉服饰上班,心里便莫名的觉得踏实了很多。

而且,柳市谁不知道锦玉的待遇和福利好啊!

“宋总,你们那儿有年龄限制吗?”

她回答:“针对技术工人,我们的年龄会放宽,主要看你们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如果你的技术过硬,后续也我们也会采取返聘的形式。”

“那我们在锦玉可以干到退休吗?”

“这一点要看你在锦玉上班的年限。锦玉虽然是私企,但是我们完全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该我们负起的责任,我们绝对不会推脱。”

工人们问得七嘴八舌,宋锦也都一一的回答清楚。一些细节上面有她自己不确定的地方,也会坦诚的告诉大家。

于是,国华制衣厂的人都觉得锦玉的宋总的确是一个实诚人,这件事情听上去很靠谱。

这时候有工人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锦玉是私企,将来会不会发生裁员和解雇工人的现象?”

在国企,是不能无故解雇工人的,这才有了铁饭碗一说。。

宋锦一笑:“大家放心,进了锦玉之后,只要好好干。无论是在待遇还是在将来的升迁上面,我敢保证都会比你们现在要好很多。我们在莞城新建的工厂,目前已经有5000多人,而那家工厂的副厂长韩丽芳同志,在进锦玉之前来自于农村,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而我们现在柳市工厂的车间主任,林妮同志,年纪轻轻,现在也就是30岁不到。在锦玉,我们不排资论辈,所有的一切都只看大家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你们都有着几十年的工作资历,难道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

“我们和大家签订合法合规的劳动合同,同样会为大家交纳社保。但是我们也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你只要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没有消极怠工,我们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解雇任何一位员工。”

大家都被他的这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起来。是啊,他们的技术不比别人差,别人可以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升级成为干部,难道他们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