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3(第2/3页)

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阮家大宅外围已经被南区分局拉起的警戒线圈住,刑警队、法医和刑事科学技术室的检验员们同时出动,配合默契,很快就在指定的地点里挖出一个行李箱。

箱子里有一具白骨,非常完整。

这和他们平日处理的白骨案稍有不同。

尸体白骨化之后,骨骼之间没有了软组织链接,就会呈现散落状,如果没有分尸,或是被动物破坏过的痕迹,一具白骨埋在土里,是可以收集完整的,但这个过程需要法医和检验员们非常小心翼翼拾起每一块骨骼,尤其是小块的很容易和石块混淆,比如舌骨、牙齿还有一些骨髓片,而这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小块骨骼往往会在刑事科学分析中发挥重要的破案作用。

但因为筱飞侠不是直接埋在土里,而是装在行李箱中,包括他当时穿的衣服,还有其它物证都用这种“打包”的方式保存下来。

阮家大宅的后院,所有人都在各司其职的忙碌。

顾瑶和徐烁就像是两大护法,一左一右的站在阮时秋两边。

他们四周还站着夏铭,其它刑警、检验员和法医程维。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行李箱。

直到它打开的那一刻,一幅完整的穿着衣服的幼童白骨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中。

烈日之下,现场的氛围却如堕冰窖。

阮时秋的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顾瑶下意识紧紧搂住她的肩膀,轻声安慰。

但阮时秋却像是听不到周遭的人和声音,她只看得见已经化为白骨的“筱飞侠”,眼泪冲刷过眼帘,阻挡了视线,她一下子就崩溃的哭出声。

在确认现场和确认尸体之后,夏铭便很快示意一位女刑警,让她先陪阮时秋到一旁休息,接下来的采证工作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她。

阮时秋被带开之后,顾瑶还时不时扫向她那颓废的背影,直到程维这边开始一块块的收集骨骼。

顾瑶这才轻声问徐烁“现在已经是白骨了,他们该如何证实死因?”

筱飞侠是死于卢泓的暴力对待,死后身体上还有多处淤青,头部也有伤,由于先天不足,最终死于心脏病发。

徐烁也同样压低了声音回答“如果小虾生前受到过暴力对待,骨骼上就有可能留下损伤,尤其是幼童的骨骼,比成人的要软,就算伤痕愈合也会留下痕迹,更何况小虾这种根本没有愈合的机会。你看,现场环境保存完整,从直观上就已经排除了动物啃咬尸体导致缺损的可能,那么也就是说,一旦在小虾的骨骼上发现生前伤痕,这对破案就有很大价值。”

顾瑶听的非常认真仔细“我记得小虾的头部也受到过创伤。”

徐烁跟着分析“如果是颅骨损伤,这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小虾是因此致命,却可以借此对致伤工具、用力方向、次数、损伤的形成进行判断,法医也可以针对整个案情给出线索,这些线索如果和小秋的口供吻合,这就可以进一步证实小秋口供的可信度。”

说到这里,徐烁话音一顿,微微扬了扬下巴,示意顾瑶看向程维此时正在收集的小块骨骼。

“你看,那是舌骨,那是甲状软骨,这两块骨头在人体的咽喉区域。如果是一具完整的尸体,那么法医可以同颈部淤痕来推断死者是生前还是死后被人勒压颈部,但像是这样的白骨,就可以通过这两块骨头证明,如果有损伤痕迹,还可以及依据损伤的程度来判断是否是窒息死亡。

原来如此……

顾瑶一边听着,一边还向前走了半步,试图看清楚程维的动作。

徐烁见状,也跟着倾身,继续他的现场教学“哦,这块骨骼叫颞骨岩部,在颅骨的底部,它隐藏的比较深,如果死者生前有过内出血,这块骨骼就会颜色变身,同样可以辅助证明是机械性窒息死亡。当然,检验程序中还要测试死者生前是否有中毒迹象……不过在检测这些之前,首先要确定死者的身份,进行骨骼dna检验,颅相复原,死亡时间等等。”

其实这并不是顾瑶和徐烁共同经历的第一个白骨案,在丰正辉的连环杀人案件当众,他们就在地窖里发现了张圆的白骨。

当时带队的刑警也是夏铭,法医也是程维。

但两人并没有像是眼下这样的机会可以观摩采证的全过程,还在现场接受了一番警方的初步盘问。

从那以后,三方又接连接触好几次,彼此之间有了了解,也有了共识,到现在,顾瑶成了本案的报案人,徐烁成了暂定“嫌疑人”阮时秋的代表律师,以及本案的知情者之一,两人竟然就站在那里窃窃私语了几分钟。

程维和助手收集完所有骨骼,站起身时,终于回过身,扫了徐烁一眼。

只是程维刚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夏铭便先一步走到跟前,说道“两位,麻烦你们先分别做一份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