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3页)

云浠疾步赶过去,唤了声:“三公子。”

她没有问发生何事,反正程昶惹的事从来没有道理可言。

“醉香楼就在前头了,三公子若喜欢这些瓷瓶,不如吃过小点再来看。”

程昶看着小贩,犹豫了一会儿,答了句:“成吧。”由两名小厮引着走了。

云浠盯着程昶的背影,有点意外,或许因为溺过水,他今日的反应好像有点慢,若是寻常,哪这么容易将他支开。

小贩瞥见云浠腰间的捕快令牌与佩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捕快大人,求求您,救救小的罢,小的一家老小十几口人还指着小的一个人养呢,待会儿三公子用了膳,精神了,要找乐子,带人来把小的摊子砸了,小的一大家子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云浠想了想,问:“你摊上的这些瓶罐,可有别致便宜些的?”

小贩道:“有、有!”从地上爬起来,在摊子里翻出一个精巧的折枝果小盆炉,递给云浠,“捕快大人,这个三公子会喜欢么?”

云浠也不清楚:“我试试吧。”取出钱袋,又问,“多少银子?”

小贩道:“捕快大人是为了帮小的,小的怎么能收大人的银子?”

云浠看他一眼,初春乍暖还寒,他脚上只一双草鞋,衣裳很旧了,上头还有几个补丁,眼底乌青,明明没歇息好,这么早就出来摆摊,看来的确是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

推己及人,她自己的肩上何尝不是担了一个忠勇侯府。

云浠从钱袋子里掏出一小锭银子给小贩:“出来谋生都不容易,我不占你便宜,这样的小盆炉我从前买过,按那时的价钱给你,若再贵些,我便付不起了。”

说着,拿过小盆炉,用布囊包好,追程昶去了。

程昶已在醉香楼二楼的雅阁坐好了,掌柜的一边拿帕子揩汗,一边令小二为程昶上小点,小点上齐了,他小心翼翼地道:“三公子,鄙楼吃食粗陋,咸甜恐怕拿捏得不太合适,公子吃了不合胃口,千万莫怪,千万莫怪。”

千万莫因多一勺盐少一勺糖就派人把他们楼馆夷平了。

程昶应了,齐了齐筷子头夹了一个包子,是有点咸,但味道还可以,三下五除二吃下一屉。

他吐了一早上,腹内空空,一小屉包子自然吃不饱,刚想再吃一屉,一抬头,小厮与掌柜的都屏息凝神地将他望着。

程昶有点纳闷,问:“要不……坐下一块儿吃?”

众人一齐摇头。

大家都不吃,他一个人吃,多不好意思,程昶只好搁下筷子,也不吃了。

掌柜的以为是小点不合程三公子的胃口,一时间汗如雨下,刚要赔罪,云浠到了,见程昶似已用完膳,从布囊里取出小盆炉,说道:“三公子,方才瓷器摊子的小贩得罪了您,十分愧疚,托卑职将这个拿来孝敬公子,还望您莫与他计较。”

小盆炉统共手掌大,拿出来跟打发叫花子似的,岂能入得了堂堂小王爷法眼?

王府的两名小厮正欲发作,不料程昶竟一手接过,仔细端看了起来。

这样的小盆炉,明清比较多,可这里分明不是明清。

程昶将小盆炉放下,陷入深思。

他在二十一世纪的名字也叫程昶,与眼下这具身躯同名,患有先天心脏病,猝死后来了这里,简直一头雾水,本想假称失忆,想想还是作罢,不为什么,他第一回 在水里醒来的时候,那个将他救起来的衙差从他袖口取出两块沉甸甸的金砖——他知道这个“程昶”是被人害死的。

这里的人叫他“三公子”,可贴身的几名小厮却叫他“小王爷”,可见身份极其尊贵,大约就是那个琮亲王的儿子,这等地位的人,居然能被害死,他还是不露破绽,先观望观望为好。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这是中国历史上几个大时代,其中不乏有小朝,或立个几十百把年,战乱不休,倏尔便灭了,断没有繁华致斯的。

而且唐及唐以前的城,大都是坊间,民众在城内通行没有眼下这么方便,出坊需要递牌子,一直到宋才革了坊,取缔了宵禁,城镇布局由坊间志改成街巷志,但到了明,尤其是明初,上级对民众压制极重,夜间出户就要被治罪,民风这么开放,女子还能做官的,勉强来说,只有两宋与明末了。

两宋与明末,都城都不是金陵。

因此这个朝代,大约不存在他的认知范围内。

程昶望洋兴叹,他的知识水平不赖,名校毕业,学历高,平日看书看得也杂,什么都能吃得下,专业是金融,硕士毕业后做了几年风控,职业习惯,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评估一下如今自己的风险。

眼下别说数据建模了,连条有用的线索都找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