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第2/4页)

程昶没答。

过了会儿,他从怀里取出曾经在白云寺为云浠求来的符,递给老和尚:“大师您看看,这种平安符,您见过吗?”

老和尚手里握着程昶给的平安符,翻来覆去瞧了两眼,又取出老花镜带上,仔细研究上头的符文。

远天闷雷阵阵,不期然间,雨水已成滂沱之势,山中风声呜咽,吹得观音殿的木门啪啦作响。

没过一会儿,老和尚的脸色变了,问:“你、你是从哪里求来的这种符?”

程昶没说话,在他案前的长凳上坐了,盯着他。

那意思很明显,大师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老和尚说:“你这种符,我只在我师门传下来的古书上见过,包括符文的写法,已经失传很久了。我师父从前说过,持有这种符的,都不是一般人,是……”

他咽了口唾沫,没把后半截话说出来。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对程昶道:“我帮你算个命吧?”

刚才说今日无机缘,这会儿又有了。

程昶没多说什么,只点头:“好。”

老和尚递给他一张纸,一支圆珠笔,“把你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还有具体时间写在上面。”

程昶依言写了,老和尚拿过来,取出一本线装书,对照着翻看,喃喃说开:“你……是不是,从小无父无母,或者父母早亡,亲缘寡薄,克亲克友?”

程昶没吭声。

老和尚又说:“你是不是……命里多灾多难,从小疾病缠身?”

程昶仍旧没吭声。

老和尚下结论道:“你这是天煞孤星的命啊!而且还——”

“而且什么?”程昶看老和尚说到一半又打住,追问。

他的确父母早亡,说他克亲克友也不是空穴来风,老院长收养他,待他好,却在他上初中时意外出车祸离世。

他亲缘寡薄,有好友,无至交,一生至今,从没有人走进过他的生命。

至于疾病,他患有先天的、严重的心脏病。

外头的雷接连炸响,风声比方才更劲了。

老和尚似有点骇然,一咬牙,把手中书推给他:“你自己看。”

书是竖行排版,上头的字是繁体字,程昶扫了一眼,老和尚指着的那一处写着一行:“天煞孤星,三世善人,一命双轨。”

一命双轨……

老和尚支吾道:“我学艺不精,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我师父曾说,最后四个字,是前面的解。他还说……”

他顿了顿,“这样的人,阳寿看似短,实则长,等闲死不了,有时候看着凶险,之后也会柳暗花明,如果……真在阳寿未尽时死了,也会死而复生。”

程昶沉默许久,问:“死而复生的定义是什么?”

是在濒临绝境时,在另一个时空的另一具身体里醒来吗?

老和尚摇头说不知,他这会儿已全然没有程昶初来时那股招摇撞骗劲儿了。

他把书收了,神色十分复杂,说:“不过我瞧着书上那行字的字面意思,大概是说,你三世行善,无奈撞上了个多灾多难的天煞孤星命,上天看不过去,所以用‘一命双轨’的方式补偿你吧,至于什么是一命双轨,什么是死而复生,我……”

话未说完,整个观音殿忽然被一道闪电照得闪了闪,紧接着,一声惊雷炸响,疾风撞开高窗灌进来,几乎要吹熄佛堂两侧燃着的长明灯。

老和尚在这恍若天谴般的异象中愣住,须臾,他似弄明白了什么,看着程昶,惶然道:“不对,你、你今天,为什么来?”

“你……还没回答我,这枚失传了这么久的平安符,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程昶看着他,过了会儿道:“我可以说,怕您不会信。”

强台风的天,风声盖过人声,盖过惊雷与急雨,在天地间呼啸。

老和尚没听清程昶究竟说了什么,到了这会儿,他才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长得极好,好到单用英俊两个字已不足以形容,他端坐在这四方佛堂里,身后有未灭的长明灯,乍一眼看去,就像从古画里走出的公子。

可是,画里的公子该是不染纤尘的,此刻呼啸的风雨,乌沉的天际,却在他眉目间蒙上了一层晦暗不堪的阴翳。

他一看就是教养良好的体面人,是社会上的精英。

这种强台风的天,他为什么会来他这里呢?

为什么会独自一人驱车来到这个深山老林的破庙里来呢?

老和尚的思绪回到原点,他是为平安符来的。

寻常人若得了一枚平安符,管它再古韵十足,也不会追本溯源,不会去找这符究竟是在哪个庙里开得光?除非……他因为这符,遇到了什么事。

这么想着,忽然有八个字蹦进老和尚的脑海——“一命双轨,死而复生”。

他刚才和这个年轻人说那些匪夷所思的话的时候,他脸上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这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