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3/4页)


倘若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和他认识,那么有些事情倒也不难解释了。
比如,为什么在上海初见时就有熟悉的感觉。
又比如,为只有他才会唤醒自己零星而又模糊的记忆。
沈池穿上衣服,重新躺了下来,应了声:“好。”
在返回卧室之前,她又停下来问:“明天你想吃什么?”
“随便。”他抬眼看她,“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好心?”
她愣了愣,其实就连自己也没弄明白,居然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将他留了下来,而且还主动自觉地包了他明天的伙食。
“照顾病人是医生和天职。”她尽量掩饰住复杂的心情,不以为意地说,“不过如果你明天退烧了,我就可以不用管你了。所以,祝你尽快痊愈。”
她说完转身走出两步,才听见身后传来声音:“前段时间,每当我以为我们之间终于可以前进一点的时候,你就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告诉我,其实你仍然在手在排斥。幸好,今晚不会再这样了。真希望这不是昙花一现。”
他的声音很淡,听不出是认真的抑或是开玩笑,而她只是停在原地没有回头,半晌后才沉默地走进卧室。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沈池的体力和复原能力实在一流。等到第二天早上承影起床,就发现他早已神清气爽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好像那个半夜发高烧又缝针的人根本不是他。
“早。”他抬眼看了看她,很快就又把注意力放回到晨报新闻上。
承影觉得自己一定是睡眠不足,所以脑子才会这样不好使:“这报纸是从哪儿来的?”她记得自己从来没有订阅报纸的习惯。
“对门邻居送的。”
“对门?”她还是反应不过来。
“我早上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正好遇见对面邻居在取报纸,然后那个阿姨就送了一份给我看。”他把手上的报纸抖了抖,又翻过一页,终于肯分出一点目光给她,“你今天不用上班?”
“轮休。”
承影一边用手梳理头发,一边走到茶几旁,把昨晚自己随手扔在那里的大门钥匙收起来,顺便瞪了他一眼。
既然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回来?而且,看样子他十分“自觉”,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她的钥匙,不然哪里还能进得来?
早餐是清粥配小菜,承影从冰箱里取了一袋速冻馒头,放进蒸锅里去热。其实她不了解沈池的饮食习惯,刚从上海回来的那段时间,虽然住在一起,但平时就连碰面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共进早餐这么温馨的事了。
所以把碗筷摆上桌的时候,她说:“如果不合你胃口,我也没办法。”
沈池脸色平静地看她:“不过才几个小时的工夫,你身上的刺长得倒快。”
“我只是提前打个预防针,免得一会儿听你报怨。”
“你觉得我是那样的人吗?”
“难道你不挑剔?”
“哦?”沈池似笑非笑地扬眉,“除了挑剔,在你心目中我还有哪些特点?”
应该是缺点吧!她在心里默默跟了句,见他难得这样好兴致,心想自己也总得给面子配合一下,于是想也不想便列举了一长串:“野蛮、自私、霸道、不讲理。还要听吗?”
沈池嘴角仿佛带着一丝轻笑,低头喝了口白粥,才慢悠悠道:“我发现你失忆之后口才却变好了。”
“或许我以前只是敢怒不敢言。”她若有所思。
“现在你就不怕了?”
“没什么可怕的。”她摇头,“所以我也想不通,自己从前真的没有当面指出过你的这些特点吗?”说到最后,她故意把特点两个字加重了读音,以示讽刺。
沈池却仿佛没听出来,只是拿起一个馒头,掰开一半递给她,直到她接了之后,才说:“还记得那天在网球场里你问我的那个问题吧?”
那天他带她去打球,在球场边她忍不住质疑:为什么我能一直容忍着你,居然没和你分手?
她点头:“对了,你不是说你知道原因吗?说吧。”
沈池笑笑,用那双墨色深浓的眼睛专注地看着她:“那天的问题和今天的问题,或许可以用同一个答案秋解释。那就是,因为你太爱我了。”
承影正好咬了一口又白又软的馒头,结果差一点就被呛到。她不得不停下来咳了一阵,而沈池十分好心地放下筷子,探手过来替她拍了拍后背。
她有点恼怒,挥手格开他,自行缓了口气才拿眼角瞥过去,语气很不屑:“一大早说这种笑话,你的幽默感还真强。”
沈池不以为意,淡淡地反问:“难道你觉得空上答案不可信?”
她有点语塞。
确实,不能说可信,但也不能完全否认了它的真实性。
过去如何,毕竟她全然不记得了,根本没什么发言权。或许她曾经真的和他如胶似漆呢?但她只是目前并不想当面承认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