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八仙过海(第2/3页)

方流芳手持朝板,出班启奏道:“陛下,西部本就是凌安之的辖区,长安驻军已经看守内地多年来未曾出战过,不是凌安之的对手也正常,不过下一步西北军就到了潼关,我们拒险而守,定叫他有来无回。”

佛平儿子佛晟死在北疆,此时心疼愤懑:“陛下,西南总督武慈正率领部落赶往湖南,过了长江便可以直接参战,到时候对潼关或者固守,或者出关应战,一定要将反贼斩草除根,片甲不留。”

一说到反贼,许康乾想起了裴星元,他最近一想到此人便牙根痒痒,平时深得他的信任,原来全是变色龙演戏呢,在他眼皮子底下来了一个瞒天过海,他用鼻子长出了一口气,问道:“裴星元现在还在河南?刘福国带着太原军找到他的踪迹没?”

佛平弯腰搭话,也没想到一副月白风清样的裴星元敢造反,这么说来放翼王归山的此人定也逃不了干系:

“陛下,此人狡猾的很,直接带着山东驻军号称入山剿匪,钻进了河南的十万大山里便再也没出来,不过刘将军已经在河南北部山内找到了他的蛛丝马迹,他没有军粮,在山里难道两万大军还能吃草不成?估计一定要向山下百姓借粮,不怕找不到他。”

许康乾双目中要射出刀子来,他最憎恶背叛:“抓到此人,不必押送回京,直接在当地千刀万剐!”

正在议事,突然间来报:“报,陛下,八百里军情加急!”

满朝上下听到军情加急全是一哆嗦,最近只要有消息便是坏消息。

果然,更坏的消息来了——

来使全身是汗,像被箭射进来一样,直接飞奔着跪在地上:“陛下,大事不好——”

方流芳故作深沉:“什么事情如此慌乱?慢慢说。”

来使说话太急,连声音都变了,带着尖利的破音:“陛下!西北反军绕过了山海关,号称骑兵十万,已经过了河北,正在向京城脚下挺近!”

“此事当真?”朝堂上的文臣几个当场便坐不住,这怎么可能?

许康乾有些强自支撑:“十万骑兵?谁的旗号?”

骑兵从河北到京城,快的话两天便可以兵临城下,京城现在御林军加上北大营也不过是五万人,一旦骑兵攻下京城,皇位可真要易主了。

来使目眦欲裂:“陛下,是许康轶的黑色王旗和凌安之黄沙昆仑的帅旗。”

佛平当即战战兢兢的分析道:“原来西北反军攻打长安只是伴攻,真正的意图在于直捣黄龙,真是赶尽杀绝,陛下,太原军正在河南省北部,距离京城最近,请号召他们马上回京勤王。”

李勉思冷静一些,深思熟虑道:“北疆军和安西军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有十万精骑兵,而且绕过了山海关,便是爬过了蒙古和河北交界的山区,骑兵如何补给?他们此来,定没有带多少粮食,只要京城闭门不出,他们也就自当退兵了。”

方流芳冷笑,他一向看不上李勉思自诩为料事如神的做派,而今终于找到机会将了他一局:“李大人,骑兵在京郊百姓家打砸抢劫,便是补给了,还用亲自带粮吗?”

李勉思沉声道:“陛下,太原军地理位置重要…”

他刚要继续说话,却看到他的同门文官正在冲他偷偷的使了一个眼色,他如同大梦方苏,拱卫京师,讲的是政治;而太原军去守卫潼关,讲的只是军事,万一京城守不住,危害的是乾元皇帝许康乾的地位和安全,再说下去估计也是谋反的大罪了。

许康乾用手扶着额头,觉得头痛欲裂,国家突然间兵患四起,果然杀死反贼要趁早斩草除根,大臣是信不住的:“传我圣旨,传令东北驻军提督萧承布,中原军统帅刘福国等人入京勤王,不得延误。”

*

宇文庭在安西已经身经百战,在京城也往来如风的纵横了两个来回,这次听到朝廷已经开始勤王,当即松了一口气,第一担心许康乾不上当,第二终于可以把每天斗的跟乌眼鸡似的陈恒月和楚玉丰分开。

他带着楚玉丰就着夏日炙烤的热浪,带着两万骑兵气势汹汹的扑向京城,不给朝廷仔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而按照先前的计划,田长峰和陈恒月直接带兵取道河北河南,秘密前往潼关。

宇文庭骑兵是两万人,战马却带了五万匹,行军奇快无比,第三天夜里便冲到了京郊的密云,三千人一队在京外纵横驰骋,数次和拱卫京师的北大营交手。

北大营之前全是少爷兵,后来保卫京师对抗了一次金军,凌安之有意锻炼,也成为了劲旅,但是和百战之师西北骑兵比起来,还是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这些骑兵是西北军的精锐,三眼神铳和陌刀队所向披靡,招招俱是杀招,北大营在黑夜中也看不清来了多少人,但见四处都是人喊马嘶声,刀光剑影声,勉强打了一夜,第二天天没亮,西北骑兵又找不到了,仔细搜索,原来躲到了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