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4页)

十三岁发表第一篇人工智能论文,震撼人工智能界,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继续攻读博士,连一点儿享受灯光和赞誉的欲望都没有,全副身心都放在了研究上。

无人机、太阳能、神经网络、新材料,一切新鲜事物都能吸引邵炼的注意,关上实验室大门研究几个月,过不了多久,又能用论文指导领域下一个时代的方向。

“很多人说威廉冷漠高傲,其实他没有。”

阿诺德教授了解邵炼,“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说话直白又不留余地,认为简单的东西就会说简单,认为别人做法很蠢他就会说蠢,惹得不少人的痛恨。但是,我觉得他很可爱,他换研究目标,就像换一个玩具似的,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对世界的好奇。”

听一位长辈讲述邵炼,对沈明洲来说充满新鲜感。

原来,这么一个拿胡茬扎人、拖鞋短裤到处跑的家伙,在导师眼里的形象,仿佛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孩童,会因为研究出了新结果,骄傲的向世界炫耀。

也会在论文发表之后,彻底对之前的研究失去兴趣。

除了人工智能。

邵炼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没有停止过。

就算他突然中途去了其他领域,对邵炼来讲,不过是遇到了瓶颈,寻求放松的方式罢了。

“威廉从没让我失望过。”阿诺德忽然停下脚步,凝视着沈明洲,认真的说道,“直到他回了中国。”

作为一个两辈子第一次出国的中国人,沈明洲听到老教授的话,不禁皱起眉。

这已经是阿诺德再次和他惋惜邵炼的离开。

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似乎成为了阿诺德久久散不去的心结。

“你从中国来,可能不爱听我这么说。”

阿诺德教授重新迈开步子,“但这十年已经证明了,你们国家不值得。”

不值得他最优秀的学生放弃一切奋不顾身。

不值得他最挂心的孩子一去不复还抛弃所有牵挂。

他不止一次在夜里期望,能够收到遥远东方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哪怕裹挟着资本主义的唇枪利剑,只要是他的学生倾尽所有最终实现的目标,他都会在时隔12小时的彼岸,为他的学生落泪。

然而,他等了十年,只等到天才浪费了大好年华,悄无声息出现在论文署名之上。

“教授,你错了。”

就在阿诺德独自陷入埋怨情绪,沈明洲却坚定的说他错了。

“威廉热爱我们的祖国,为了热爱而付出,即使没有成果都会是值得的。”

阿诺德眼神定定的看着他,只觉得这个黑发黑眼温柔的孩子,在这一刻跟威廉无比相似。

邵炼离开的时候,曾经回答:在自己的国家待着,无论在哪一个领域生活,都会觉得幸福。

天真烂漫,无畏前程。

神情单纯得令阿诺德心生感慨。

正当他想要抹去这个话题,随便挑一个展台转移话头的时候,沈明洲忽然笑道:“而且,他很快会成为值得您骄傲的人。”

“不仅让您觉得骄傲,也会让您发自内心的觉得,我们的国家值得他的努力和付出。”

许诺来得突然,连带着仔细聆听导师缅怀的评审团们,都竖起了耳朵。

所有人都好奇邵炼这十年究竟在干什么。

没人知道,也没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沈明洲一句话挑起全部人的兴趣,一双双视线毫不遮掩的盯着他。

“你知道他在研究什么?”阿诺德迟疑的问道。

“是的。”沈明洲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瞬间,老教授和评审团视线都会说话,脸上写满了“快告诉我!”又碍于保密惯例保持着沉默。

老奸巨猾不过如此。

只要不是主动询问,他们应该也许可能就算不上是窥伺他国机密。

结果,沈明洲骄傲的说道:“他正在为我们国家研发医疗系统,等这套系统完全推广铺开,就能解决大部分人口的就医问题。”

答案出人意料,少年说得自豪,搞得评审团们都不好意思当面表现出困惑和质疑。

“啊……”

“医疗系统,这……”

“唔,沈明洲,你可以再说详细一点吗?是针对哪一方面癌症或者疾病的医疗系统?”

威特教授带有强烈的求知欲问道:“因为我是研究的生物医药,所以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威廉做的哪一种医疗系统?”

沈明洲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却止不住他向别人炫耀邵炼的心思。

他说:“是基础医疗系统,未来将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普通居民生活必需品,如果要形容,就是能够入住每家每户、治疗常见疾病的人工智能医生,便捷推广基础医疗的同时,减轻医疗行业压力。”

未来轰动全国,令国际艳羡的医疗系统,由沈明洲说出来,竟然获得了万物系统类似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