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3页)

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或者好几个月,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沈明洲对美国没有威胁性,甚至有无数的科学家、诺奖获得者欣赏他的能力,愿意为他说话。

“邵炼,可是你来了,很有可能困上好几年。”

沈明洲心里澄澈,有着清晰的权衡,“你愿意让医疗系统、智能家用医疗箱,耽误几年时间,在没有你亲临现场的情况下被迫发布,那你就来。”

邵炼有牵挂,甚至比牵挂他这个人更多。

沈明洲在美国感受到的邵炼,不止是为了医疗系统付出心血的商人,也是被众人期待的新星。

所有人的失望、惋惜,都是因为他们对邵炼有着清楚的定位。

沈明洲不相信邵炼回国十年,没有肩负起重大的责任。

他也不相信邵炼曾经能够轻轻松松离开美国。

沈明洲勾起笑意,语气轻松,“邵老板,跟我说实话吧,你为了回国,吃了多少官司?”

少年声音活泼可爱,邵炼听完问题低笑起来。

“你以为人人都有你的待遇吗?是我当初做的全是理论研究,被人应用证明之前,根本没多少人关注,学术圈有我的名字,科研圈查无此人。哪儿用得上司法动手啊,沈老师。”

邵炼为了回国,确实经历了一些波折。

然而十年前的中国,还不值得美国感到惶恐,军事被全方位碾压,没有航母,没有顶尖战机,核心技术和专利全在美国人手里。

放一个搞理论研究的人回去,哪怕是天才呢,也不可能撼动霸主的地位。

“现在不一样了,十年发展太快,走的太稳,新闻联播天天说社会主义人民幸福,资本主义水深火热,结果真让他们说对了。”

邵炼笑得得意,声声拨撩听者心弦。

“你看看资本主义过成什么样了,连高中生都不放过。”

沈明洲满心阴郁散了大半。

他说:“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高中生,我真的想给美国人写封表扬信。谢谢你们看得起我。”

邵炼之前的急切,都暂时放下。

他去美国无济于事,不如安心的相信祖国。

毕竟,国家才是他们坚实的后盾。

“我在国内等你,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回来。”

邵炼说道:“因为正义站在你的一方。”

这次的事件,不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犯罪与正义的争夺。

国内都一面倒的嘲笑美国司法。

而美国网上的嘲讽,也不少见。

“我理解人人拥有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为什么要为难一个孩子?”

“没想到我会在这种事上感受到司法效率,要知道我提交的起诉,到现在都还没把被告逮住。”

“比起这些,我更想知道,这孩子对他做什么了?”

没人能够说清沈明洲对吉米做了什么。

除了在场的FBI。

拉斐尔在得知吉米保释,火速做出伤情鉴定,提起诉讼之后,就觉得事情不会简单。

“我办案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伤情鉴定的报告能够出得这么快。而且,他被无人机撞到的地方,连破口都没有!”

“拉斐尔,冷静,这事明显有人不希望那个孩子离境。”同事说,“他们没有顺便起诉我们FBI故意伤人,都知道他们的目的了。”

伤情鉴定真实,给了吉米“轻伤”结论。

轻伤足够判处让成年人坐牢,对未成年来说,找个好律师,赔点钱,什么都结束了。

但是,作为日常被起诉、投诉对象,FBI的人对这样的报告一清二楚。

吉米并不是要沈明洲付出代价,他只要沈明洲离不开美国。

起诉受理、开庭、一审二审,整套程序拉下来,要留沈明洲几年都够了。

同事不明白拉斐尔的义愤填膺。

在他看来,这事与他无关。

“拉斐尔,你不如祈祷这孩子请一个好律师。”他耸耸肩,“在美国,没有优秀的律师可不行。”

大使馆的联络电话打了无数次。

日常合作的华人律师事务所,都欣然表示,愿意接下这个案子。

一切顺利,只需要静待开庭。

华人律师事务所,立刻搜集相关资料,重整事件情况。

绑匪起诉救援者的行为,层出不穷,哪怕起诉警察伤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沈明洲的情况非常特殊。

因为原告吉米的代理律师,竟然是鲍勃。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律师,从来只出现在上流社会,为有钱人发声。

但那位绑匪吉米,从头到尾都像是街头混混,下一秒就能上大街流浪的那种。

“这小孩子只是拿了一个奖,谁在针对他?”

华人律师一句疑问,引发了所有同事的思考。

半晌,忽然有人说道:“鲍勃的律师事务所最近接下了劳伦军备法律顾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