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3/3页)

充满遐想的观众朋友,连一个对话式的采访都看得专注认真。

他们听到主持人问:“这墨镜是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是一款脑机接口?”

然而,邵炼笑着说:“不止是脑机接口,它存在的意义是帮助视力损耗、眼盲人士,清晰的看清世界。”

主持人诧异的问道:“邵总的意思是,这副墨镜可以让盲人重见光明?”

“严格来说,它没办法让盲人重见光明。”

邵炼摘下墨镜,“它只是借助机器视觉和视觉神经的信息传导,保证大脑将数据视觉化。”

数据视觉化不是一个新概念。

上世纪是算计图形学开始,就出现了无数的新兴数据采集设备,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图形技术处理和可视化海量数据。

人类大脑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说站在所有人造计算机巅峰。

图像识别方面,没有能够超过人脑的计算机存在。

即使是量子忆阻器芯片的商用测试,都需要大量的逻辑判断、识别事物的训练。

可人脑不必。

掌握了一切数据对接的信号,进行脑电信号转化,反推到大脑神经,可以重塑视觉。

这本该是开颅手术、眼部芯片做的工作,沈明洲靠一副眼镜就完成了。

人物采访里满是邵老板炫耀沈明洲的声音。

而观众们的视线,总会不停的瞟向桌面上的墨镜。

能通话能蓝牙不稀奇了,他们好奇的是一辈子只需要一副眼镜的体贴和助盲!

邵炼在聊墨镜,观众朋友们愣着看完,像是听到了什么科学幻想似的概念产品。

视觉成像,脑内显影,即使是双目失明的盲人,只要大脑视觉模块正常,都能够重新“看见”数据化形象。

要说这是沈明洲送给邵炼的礼物,不如说是沈明洲送给盲人的礼物。

观众不过是看看墨镜,立刻就能想到连英才直播展示的眼镜。

原来意念打字并不是为了突破脑机接口技术壁垒,而是真心实意在考虑眼盲眼疾患者正常使用手机的问题。

人物访谈的主角是邵炼,邵炼却在聊另外一个人。

他说:“世上很多研发,都是不需要这项技术的人,为了需要这项技术的人进行长达数年的漫长研究和思考。明洲做出这样的墨镜,从来不是为了我,他是为了更多希望重新清楚看见这世界的人而努力。”

“他的目标,就是我的目标,也是高科的目标。”

语气满是骄傲,全然没有遗憾。

习惯在邵炼这里吃狗粮的观众,顿时泪流满面。

果然还是熟悉的CEO邵,不仅要秀全世界仅此一副的墨镜,还要秀自己与沈明洲两人一心。

别说了,墨镜多少钱,我们马上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