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渔港(第2/2页)

饥饿营销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人才能搞的东西,像奶糖这种技术含量不算太高的东西,要是瞎搞饥饿营销的话,很容易被人‘摘了桃子 ’。

可该怎么解决牛奶供应不足的问题?

叶知秋同高玉教授说,“我同市委那边说一说,看能不能再进行一下养殖激励,让产奶量再提一提。”

“那咱这边的设备……我们刚把人给借过来,总不能再去和四季养生粥那边说借一天还一天吧。”高玉教授道。

叶知秋盯着高玉教授看了半天,问,“高教授,海产品这些,您会处理吗?”

高玉:“???”

她有些犹豫,“会倒是会一些……叶局长,您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咱不是搞奶糖的吗?”

叶知秋笑得有些不怀好意,“奶糖的技术暂时已经没啥问题了不是么?咱们市里今年的规划是把光明奶站的事情和海产品厂的事情都给搞起来,高教授你们的效率高,奶糖的技术已经稳定了,现在面对的是原材料的问题,这个问题交给我们来办,您看能不能去把海产品这边的问题也给搞一搞?海产品这边应该是不缺原材料的。”

“说起来这也是我们的倏忽,财政和市政那边没有提前布局谋划好,辛苦您和同志们了。”

高玉教授还能说啥?她隔天就带着人去了临海县沿海的那几个乡镇,调研临海市这边的海洋渔业主要产业情况。

高玉教授那么爱美的一个人,平时的头发都梳得整整齐齐还要抹头油,脸上的雪花膏终年不断,结果到了海边一吹,平时皮肤精致白皙的老太太没过几天就把脸吹红吹黑吹起皮了。

高玉教授带着团队调研回来到财政提交报告的时候,叶知秋都不大敢认高玉教授,“高教授,您这是咋了?”

“被海风吹得呗……”高玉教授似乎已经完全放弃形象了,她把那份报告放在叶知秋的桌上,说,“叶局长,我们已经把咱这一片海域主产的东西了解清楚了,植物主要是海带和翡翠藻,鱼的话数量不少,但种类太多了,我们根据老乡们给出来的大概数据算了算,建议做罐头的鱼有四种,应该能保证供应,但该怎么做罐头,我们得回去再研究研究,毕竟霉变变质是个难关,必须得攻克。”

“行,那就麻烦您了,我回头给您送点抹脸的东西去。”

她之前完成‘心动任务’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随身实验室,基本上没啥用,她就试着用后世的成分护肤理念做了一些护肤品,平时自己用着挺好,冬天三个孩子脸上起皮了,擦一擦效果也不错。

高玉教授摆手,“不用,我有雪花膏呢,回去抹一抹就好了。”

-------------------------------------

等中午回家做饭吃饭的时候,叶知秋就同林国栋谈了光明奶站的事儿。

“奶牛养殖规模还是有点小了,现在奶糖已经可以生产了,只供给了一些大城市,比如首都百货大厦、沪上购物中心等等,像泉城五一大楼、博山百货大楼这些地方都没有供应,我们的奶糖产能就已经不够了,林市长,你可得好好想想,该怎么把牛奶的产量给提上来。”

林国栋给了叶知秋一个‘你放心’的眼神,老神在在地说,“大概就是半个月的时间,牛奶产量肯定能他上来。现在已经把奶价给提上去了,养殖奶牛的人肯定会更上心一些,有很多人原先因为奶价便宜才喝,现在收奶的价钱贵了,他们自然是要把牛奶卖给奶站的。”

“还有就是,已经在王家寨那边建了养殖场,大规模养殖奶牛,这个得在一个月后见成效,牛奶的产量不会掉下去。隔壁沂南市的市委前几天还过来,想问问能不能同我们市达成合作,将他们市的粮食卖给我们这边,还说也打算跟我们一起搞牛奶养殖呢。等沂南市也养了奶牛,我们的牛奶供应量只会越来越多。”

叶知秋问林国栋,“从沂南市将牛奶运到临海市来,不怕路上馊了?”

林国栋愣住。

“啊……这,从他们市把牛奶运过来,路上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吧。”

“他们要是和咱们一样,是一层层收上来的呢?从生产队收到乡镇、乡镇收到县城、县城收到沂南市,然后再往咱这边送,牛奶肯定都馊半路上了。同那边说,粮食这些经得住放的东西可以合作,牛奶的话就算了,咱们县里还需要多建几个养殖场来给农民群众解决高质量就业问题,就不和他们合作了。”

“但咱们县里的海产品厂要搞起来了,海带这些倒是可以合作,毕竟这个不怕坏,我打算从财政出点钱,在临海的那个乡镇搞一个海产品贸易港出来,渔民打渔回来可以直接拉到海产品贸易港上去卖,当天的渔获当天送到海产品厂,当天晚上上夜班的工人就能处理。隔壁县市的人如果想过来卖,也可以,和咱们临海市本市的人一样价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