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十五章(第2/2页)

陈美凤跟唐彩芹无奈的摇头,虽然觉得她太小心了,但还是接受了她的意见。

“行,我们以后注意,一定不会空泛的夸,要夸到实处上去。”

苏雯慧不好意思的笑了,“妈,你们可别觉得我多事,你们喜欢孩子为孩子好我是知道的,但从我的角度,是希望孩子能更好,做父母的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

“都是当妈的能不明白吗,你们小时候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那正确的意见我们自然会听,一家人和睦最重要,没必要为了什么事情闹的不愉快。”

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那就更没必要斤斤计较了。

苏雯慧笑了,“妈,你说的太对了,家和万事兴,咱们家啊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兴旺的。”

婆婆陈美凤也夸赞起她来,“那当然,咱们家最幸运的就是娶了你这么个好儿媳。”

唐彩芹这个当妈的,听亲家这么夸自己的女儿自然也是高兴的,投桃报李,自然也要把女婿好好夸上一通。

生活稳定下来后,苏雯慧的创作事业也开始继续,续写因为怀孕而暂停的第六本,张书鑫已经给她打了好几次电话询问她稿子的事,说只要她写好了,版面随时为她空出来,孩子们出生后,张书鑫也代表报社给她邮了礼物,也算是很用心了。

李翰东离开三天后来了电话,说部队已经分配好住房,是一套四居室的小院,不过房子还需要整理几天,等整理好了她再带着孩子去。

苏雯慧在电话里应了,又让他注意休息,“我们晚几天去没什么,你刚去,千头万绪的事要是太忙了,就缓缓,还是注意身体,别累坏了。”

李翰东轻笑声透过话筒传来,就像在她耳边一样,他说,“早一天整理好你就能早一天来,我想你了。”

苏雯慧心里甜滋滋的,结婚这么久了,他还能把自己放在心尖上,对她而言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

“离开几天你的嘴就变贫了,你就光想我不想孩子啊。”

“想,不过还是想你更多,谁让你是我媳妇儿呢。”

肯定是先有媳妇才有孩子,这方面李翰东还是拎的很清的。

一周后,苏雯慧确定了离开武汉的时间,走之前有很多行李需要打包,但好些东西实在是带不走,比如大件的家具、家电、玩具等,两位长辈狠狠的可惜了一阵子。

还有佐佐和悠悠的那些已经小了不能穿的衣服,苏雯慧也建议全部送人,刚好有个邻居家新添了小孙子。

陈美凤心疼东西,“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当时也是花大价钱买回来的,这一走也不知道哪天能回来,用不上也太可惜了。”

苏雯慧安慰道,“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东西是可以想办法运过去,但运费太高了,够在首都买新的了,咱们能送人的就送人,也算全了一场情谊。”

包括学校的老师,部队的军属们,有合适又不嫌弃的都能拿回家,正好做一次告别,希望大家以后还有机会再见。

“雯慧,我还挺高兴认识你的,但没想到咱们的缘分竟然这么浅。”

朱老师有些伤感,苏雯慧离职后政委任命朱老师做了八一小学的校长,重新聘请了一位同事兼顾数学、语文的老师,并跟朱老师透露,这是苏雯慧离开前的建议,说她能够胜任校长的工作,因此朱老师非常感激苏雯慧。

一个人在背后为自己默默做了好事却不要求任何回报,甚至没有提过一句,这样的人是值得结交一生的朋友,可惜苏雯慧这么快就要离开武汉。

“咱们友谊长存,以后来北京一定记得找我。”

两年后,朱老师的儿子考上了首都的大学,她跟丈夫送儿子去首都报道时专门到李家拜访,苏雯慧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对刚来首都读大学的小朋友给予了很多生活上的帮助。

离开那天,小原送他们去了机场,并帮他们办理了托运手续。

“小原,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今天肯定手忙脚乱。”

“苏校长,您客气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对他而言,这些只是举手之劳,李团长曾经是他的领导,这辈子都是他的领导,何况李团长还推荐他去军校进修,对他来说是天大的恩情,这辈子都无法报答的。

进关前,苏雯慧抱着悠悠跟小原道别,“小原,我们走了,祝你学业有成,以后来首都的话一定要来家里啊。”

小原点头,对着他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佐佐也乐着模仿小原的动作,陈美凤笑着说,佐佐以后说不定真的子从父业也参军呢。

对此苏雯慧的意见是,一切看孩子们的意愿,不管是佐佐还是悠悠,只要好好学习,能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