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祸国殃民的太后 12(第2/2页)

三品御前女官袁宛真恭声应下后,洛薇才又看向众臣道。

“哀家知道,之所以会有人筹谋这场舞弊案,就是打量着哀家心慈手软,不会重罚这些人,哀家确实不会要他们的命,罗卿家,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所有人,都给发配至矿场做苦役,永不录用,株连其九族五代,非特赦,不得参加科举!”

大理寺正卿罗常平恭声应下的同时,殿中还相继响起数道求情的声音。

“太后开恩哪!”

“求太后开恩!”

“这回不让你们长长记性,想必,你们还以为哀家会一直吃素,可你们别忘了,哀家的夫孝已过!”

看着洛薇挥袖离开的背影,众臣立刻跪地恭送,之后则是面面相觑,有些傻眼。

连沈书辉那样的重罪,后来只被抄没家产,家眷遣回原籍,亲族中被查出罪过的,连沈书辉在内,都被判服苦役,说是轻轻揭过也不为过。

午门菜市口那边,已经足有一年多,都没再出现过人头落地的盛况了,这难免让众臣心生侥幸,心中少了某些敬畏。

却没料到,太后不喜砍人脑袋是真,可她使软刀子割肉的手法,却是越来越熟练了啊!

朝中众臣,彼此间盘根错枝,牵连甚广,一家犯事,九族株连,他们的损失,可就大到无法承受了。

别说五代不得科举,就是三代不得科举,就足以让某些世代书香门第的家族,从此走向没落。

礼部的公告张贴之后,顿时在民间引起一阵剧烈的反响,知道涉案举子都被特赦,将重开会试,涉案官员,都被重处,本有些骚动的民心,总算因此而稳定下来。

对于告上的另一条,凡务实、有特殊才华者,不拘出身,皆可参加另一场特殊会试的事,却让人觉得闻所未闻,不明所以。

可不管怎样,这张告示的出现,成功让许多人看到希望,立刻收拾行李奔赴京城,希望自己能够抓住这次机会。

“请太后恕罪,这常规会试还好说,可您说的,增加的那一场,该如何处置,礼部既无往例可循,也无过往经验可遵,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

礼部尚书江伯丞,在此次的科举舞弊案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却有放任手下行不法之事的嫌疑,被以渎职失察之罪,责令回家思过。

暂时群龙无首的礼部,由孔真平这个礼部出身,对礼部的职能十分熟悉的老臣代管,是出不了乱子的。

但洛薇莫名增开的另一场会试,就让孔真平摸不着头脑了,天下如此之大,人口万万,自认务实,有才能的人,不知凡几。

那个‘永不录用’,恐怕根本阻挡不了,世人想要为自己谋得一官半职的决心。

洛薇拿出一份案卷,“按照这上面的条程准备,就可以!”

恭敬的双手接过案卷后,随手翻看了一下,孔真平不禁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努力稳定好心神后,才问道。

“这个出题之人,太后心中可有人选?”

“有!你看哀家如何啊?”

想到刚才看到的那些,让他颇觉匪夷所思的条程,孔真平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太后有大才,胸有丘壑,亲为本界会试的座师,是他们的荣幸!”

虽然看出孔真平的纠结与言不由心,洛薇还是满意的点头道。

“这就对了,试题,会当天在考场揭晓,这样以来,就不会再有泄题之忧了,此事除了你们,哀家不希望再有旁人知晓,你那边,照常安排就行!”

三月之期,很快就到,赶来参加会试的举子,又增加不少,总人数多达五千,但相较于准备参加,另外一场考试的另一批人,却是小巫见大巫。

最让人瞩目的是,另一批人中,不仅年龄段涉及的极广,上到六十岁的老翁,下至九岁稚童,甚至还有数百名女子,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有不少人,等着看他们在报名那关,就被刷下的笑话,结果却让大家都很失望,那些人中,有大多数,竟然都能通过初试,成功报名参加相应的考试。

所有待考人员,都被分门别类的统一安置,考过之后,才会放他们自由,在此期间,他们一所有言行,都在京卫士兵的监管之中。

而这次的会试,也十分的别开生面,所有考试,都采取露天考的方式,考场就设立在京中面积最大的空地上,每天考完一场,次日就会换一批人,所有考题,都在当天由太后现场出,考场上,才会揭晓题目。

五千多份会试试卷,两万多份涉及各行各业的试卷被封存好后,全数送到宫中,从六部抽调出的数百名相关官员,已经在空置宫殿中,等候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