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4页)

林海峰怔了一秒,从画中抬首,“有多少?”

“不多,就20个,先拿来试试水。”他倒是想多买,但票不允许。

他想了想,又道:“去摆摊的是会计部的李团聚,他没做过生意,恐怕应付不过来,所以到时还要拜托你们帮帮他卖热水壶。”

林海峰笑的意味深长,“只要他把东西带过来,剩下的交给我们了。”

禹祈安以为他是答应了帮忙,满意而去,直到第二天他才彻底明白林海峰的话是什么意思。

去集市不到半小时就回返的李团聚,把厚厚的一叠钱呈上,一脸懵逼的汇报:“……乡亲们很热情,热情的帮我摆上摊,又帮我吆喝了几声,可刚吆喝完,他们那个老队长立马把160块塞到我手里,说热水壶他们全包了。”

禹祈安:“……”这可真是“交”给了他们,他忍不住大笑出声。

集市上。

队员们满脸慈爱,像抚摸小儿般抚摸着刚到手的热水壶,热水壶啊,这可是往常他们摸都摸不到的好东西,可现在他们竟然能用上了!

大家又摸了一会,才按照林海峰交代的,依依不舍的起身,一人拎着一个壶去吃食摊位打热水。

顾客们看着他们手中的热水壶极其艳羡,有些心思活泛看了看壶,又看了看摊位,眼神频闪,心里打起了小九九:摆摊肯定很赚钱,不然一群穿着补丁衣裳的老农民,怎么可能眼都不眨的掏出160块的巨款?既然这么赚钱,那自己能不能也来摆摊?

他们一致望向了摊位。

三爷爷也盘腿坐在角落,望着摊位感慨:“摆摊可真赚钱啊,要不是摆摊,咱们可买不起热水壶。”

“对了海峰,你刚才为啥让队员们帮李会计摆摊又吆喝,还非要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掏出160块钱?这样大家不都知道咱赚了钱?”

林海峰微笑,“我要的就是让大家知道。”

“为啥?!人家都是要财不露白,咋到你这就非要露出来呢?”三爷爷瞪眼,手下意识的捂住腰包。

林海峰偏头凝视着他,目光深邃,“叔,你没发现集市从开的那天到现在,从中得到好处和便利的只有咱们,公家和居民们吗?而像咱们一样穷的农民们,没有一个获益的。

“这偏离了我废除票券的本意,所以我就在想,既然农民没钱买东西,那就用咱们赚了大钱来引他们来卖东西,虽然钱暂时还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但他们却可以在这个集市上买东西,更可以效仿咱们,用钱买化肥等。”

三爷爷懂了,仰望他心胸的同时,又有些小纠结担忧,“那大家都来集市卖东西了,咱们的东西会不会就卖不出去了啊?”

林海峰说:“我也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毕竟正利县就那么大,消费人群都在那摆着,而如今的大家因资源的紧缺,能卖的东西并不多,而一旦摆摊的人多了,势必会造成货物的重复,继而滞存。因此我认为我们该更改售卖的东西种类了。”

三爷爷:“改成啥?”

林海峰陈述和女儿商议的结果:“因政策的变化,估计年后各生产队都会大量养殖鸡鸭,养鸭得有种蛋、鸭苗,每家只有一只家禽的他们,不像咱们队上的鸭子冬天还会下蛋,因此咱们来年便可以孵化鸭苗卖,再把鸭子产业一条龙搞起来。”

三爷爷迷茫,“啥叫鸭子一条龙。”

林海峰耐心讲解:“所谓的鸭子一条龙,就是咱们以鸭子为核心,卖与鸭子相关的东西,比如鸭子小时咱们卖鸭苗,蚂蚱饲料,鸭子成长时,咱们建鱼塘,卖用鸭粪喂养的鱼,鸭子长大后,咱们卖鸭蛋与鸭肉,现在人们最缺的就是肉,因此肉与蛋,咱们变着花样的做,而吃食行业有多赚钱,叔你是知道的。”

“鸭粪还能养鱼?”三爷爷激动地几乎凑到了他的脸上。

林海峰颔首,“能,卫老给我送来的养殖书上,写了鸭粪发酵的方法,只要咱们托禹书记从国外买来粪便发酵菌液就行。”

“成!那咱们就按照你说的做!”

三爷爷仰望着林海峰,神情崇拜,海峰不亏是向阳队的领头鸟,瞧这走一步看十步的长远眼光。

刚用上热水壶又听到三爷爷说了此事的队员们,欢喜憧憬的同时,更是像打了鸡血般,干劲十足。

连大年三十都不能让他们停下挖鱼塘,自家修养鸭房的脚步。

众人最近常说的一句话是:过年算什么,过年就能让他们用上热水壶,赚钱买拖拉机吗?答案是不能。养鸭子养鱼能让大家赚钱吗?能。

既然能那还过什么年!干活去!

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众人一直从年底忙到了开春。

春天一到,万物复苏,满山遍野入眼皆是绿色,此时正是吃野菜的好时候,大把大把的城里人,甘愿为了这口鲜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