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你听见我说话没有?粥……(第2/3页)

“不扔,不扔。”李鹍又是一叠声保证。

“这里人多,我们换个地方走走吧。”随蕊说。

“你不在店里帮忙了?”沈珠曦问。

“店里有我爹,出不了岔子。”

三人向着人‘潮’没那么密集的方向走去,随蕊久别重逢,兴奋地拉着沈珠曦问东问西。路上,沈珠曦看见一家卖芋子饼的点心铺,拗不过嘴馋的李鹍,正想多买几个带回家,一问价格,她惊呆了。

“一个芋子饼多少?”

“二十文一个。”点心铺的大婶冷冷道。

沈珠曦打消了原本的念头,道:“……来一个吧。”

一副爱买不买样子的大婶直接用手递了一张芋子饼过来,沈珠曦犹疑没接,李鹍倒是毫不在意,一把拿了过来,张口就咬。

三人离开点心铺后,沈珠曦道:“让我撕一点尝尝。”

她从芋子饼上揪下一小块放进嘴里,面饼粗糙,不知混了多少粗粮,里面的芋子泥也一言难尽,断然不是纯粹的芋泥。

沈珠曦皱眉道:“襄阳的物价未免太贵了。”

她在鱼头县,那么好吃的芋子饼才卖七文一个。若是买得多,丁三娘还会主动打折。

“不是襄阳的物价贵,是所有地方的粮价都涨了。”随蕊叹了口气。

沈珠曦惊讶道:“为什么?”

“今年入秋后没下几场雨,庄稼长得不好,再加上头顶两个皇帝,个个都要粮要钱,那些两方都不想得罪的官员只能在百姓身上刮钱了。”随蕊神‘色’忧虑,“现在至少还买得到粮,但这粮价一天一个样的趋势,还不知道入冬后会怎样呢。”

“地方官竟然给伪帝交税吗?他们可是大燕的官吏!”沈珠曦大惊失‘色’。

“大燕又不能给他们庇护,自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了。”随蕊冷笑道,“大燕有这一天,完全是咎由自取。”

若非说这话的是随蕊,沈珠曦当即就要拂袖而去了。

她忍着怒气,追问道:“为何这么说?”

“大燕皇帝十几年前为白贵妃修那什么蓬莱宫,家家户户强征男丁,我家要不是没有适龄男丁,估计也难逃一劫。”随蕊冷笑道,“还好白贵妃后来失宠了,那蓬莱宫修了一半就停下了。谁知道,盼走一个白贵妃,又来什么江美人,凝嫔——大燕皇帝根本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今儿登高楼,明日游江南——”

沈珠曦听得脸红,心中怒气早已烟消云散。

“说句心里话,大燕皇帝倒了之后,我反倒觉得日子没那么难过了。”随蕊说。

“……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吗?”

随蕊道:“大燕要是改朝换代,哭的人恐怕只有那些锦衣玉食的皇族吧。”

沈珠曦沉默不语,心里堵得慌。

原来,她在宫里听见的那些关于太平盛世的话,都是假象。百姓并不爱戴大燕,她的父皇,也并非什么仁皇文帝。

原来,她在宫里习以为常的铺张奢华,都建立在百姓的骨血之上。

随蕊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自出宫以后,沈珠曦亲眼见到,为大燕倾颓悲伤的的确只她一个皇室中人。

统治他们的皇帝他们,他们依然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皇帝的悲伤不是他们的悲伤。

皇帝的喜悦,却成了压在他们双肩的重担。

等到皇帝倒台时,他们纷纷如释重负,或许还会鼓掌叫好。

这是皇帝的错?还是百姓的错?

沈珠曦一直以来接受的思想都是,皇帝是没有错的,可她现在却对此产生了疑问。

大燕走到如今这一步,皇帝真的没有错吗?

“咱们不说这些不愉快的事了,你快看,那花农挑的牡丹真好看!”

随蕊的声音让她回过神来,沈珠曦顺着她手指方向一看,一名挽着裤脚,脚穿草鞋的花农正挑着担子从闹市经过。

他所挑牡丹,沈珠曦一眼就能叫出所有花名,其中雪莲和粉中冠等常见牡丹不值一提,被寻常花‘色’簇拥着的其中一盆,却是连沈珠曦都不禁驻足的极品豆绿!

“你这花挺好看的,怎么卖?”随蕊叫住花农,问的也是担子里的豆绿。

“娘子好眼光!这可是极品豆绿,现在只需五十两银子就能带回家!”

“你抢劫啊!”随蕊吓得大叫,“一朵花而已,你要我五十两?!”

花农面‘露’不悦,道:“娘子,这可不是普通的花,这是极品豆绿,若是卖到京城,一百两也绰绰有余!”

“那你怎么不卖去京城?!”随蕊骂道,“还一百两,我看你是瞧我外地口音,想敲我竹杠!”

“你——和你这乡下女说不清!”花农气得挑起担子就走。

“我怎么是乡下女了?你给我站住,你今天非要给我说清楚——”随蕊气得叉起腰,对花农的背影大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