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越国公主和天下第一公……(第2/3页)

方庭之走近了才发现,那是大燕舆图,被摆在中间的,是武英节度使的管辖范围。

“大人这是……”

方庭之行了一礼,试探地问道。

“还没有人响应讨伐令吗?”李鹜头也不抬道。

“尚未收到消息……”

“行,”李鹜说,“老子就来做这一个吃螃蟹的人。”

方庭之一愣,完全不知李鹜为何一夜变了想法。

“大人决意何时出兵?攻打何州?”

“点好兵就出发,打他个措手不及。”

李鹜卷起桌上的舆图,连着讨伐书一起塞进怀里。

“就从狗日的东都知府打起。”

考虑到上次被人偷家,李鹜这次点兵出征时特意留下了三虎和守城精锐留守,李府门外也派了一队心腹层层把手,以免出现梦里那种失散后再度重逢,黄花菜都生了一串的惨剧。

沈珠曦虽然吃惊他突然决定和武英军开战,但得知是应召朝廷发下的讨伐令后还是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李鹜再三叮嘱这呆瓜,在他离家的时候离不知名土狗野狗杂种狗各种狗远一点后,终于带着大军开出了襄阳。

从起意到出征,一共只经过了一天一夜。

东都知府头一天还在和同僚得意洋洋地说不会有人响应朝廷号召,愚蠢地来和武英军作对,第二天晚上就被兵临城下的镇川军用闪电战术割了脑袋。

等消息传到武英军腹地,镇川军已经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武英两州。

“一群废物!”

武英节度使府邸,淳于安一脚踢翻战战兢兢请罪的败将,充满异族特‘色’的方脸上满是怒容。

“那李主宗是何方神圣,难道有七头六臂不成?东都和汝州竟然无一人能够让他折戟!简直是我武英军的奇耻大辱!”

“大人,请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一定将功赎罪,带着李主宗的人头来见你……”

在汝州防卫战中大败的守将磕头如捣蒜,汗如雨下。

武英节度使出身异族,‘性’情暴戾,勇冠三军,手下将士都畏他如鬼。唯独有一人,得他信任,能遏制他的杀‘性’,让武英军至今凝聚成一团。

那就是武英军的二号首领,淳于安的左膀右臂韩逢年。

败将因为淳于安脸上的杀气而心惊肉跳,乞求地看向袖手一旁的韩逢年,终于,后者站了出来,向身材魁梧的淳于安揖了揖手,吐字清晰,冷静道:

“大人,汝州失守,也不单是守将的原因。汝州常年受东都庇佑,无论是驻军还是武备都远不如旁边的东都,东都一旦失守,唇亡齿寒,汝州失守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现在武英受大燕讨伐,内外交困,正是用人之际,不如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淳于安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怒不可遏的视线依然剜着跪着的败将,过了半晌后,他压下心里的杀气,挥手道:

“滚!”

败将死里逃生,急忙告退。

“大人,一城两城的失守如今已经不重要了。”韩逢年揖手道,“李主宗开了先头,宣怀军和琅温军都已出现在武英边境,沧贞军和陇北军的军队也在路上。想必再过不久,暨海军和舒安军等也会出动。武英军无论对上任何一军都有一战之力,但若节度使们联合起来,我武英恐怕独木难支。”

“……韩军师可有高策?”淳于安满脸煞气。

“依下官看来,大人应该忍一时之忍,暂且和大燕达成和解。”

“你是要我去向那小皇帝低头?!”淳于安大怒。

在淳于安的怒火面前,只有韩逢年才能保持如此平静。

他低着头颅,态度恭敬,说出的话却很坚决。

“只有保存了现在,将来才会可期。大人又何必去逞一时之强?”

“……没有其他法子了?”

韩逢年沉默不语。

“大燕不会接受求和的。”淳于安阴沉着脸说,“傅氏早就看不惯我们一家独大了,这么好的机会,傅氏怎么可能放过?”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韩逢年说,“我们可以从傅氏的敌人处下手。”

“你是说?”

“消灭大人的势力是傅氏所欲,傅氏所欲,必然不是陛下所欲。”韩逢年缓缓道,“除了我们,这天下就当真没有力量可以与傅氏抗衡了。大人以为,这会是陛下想要见到的局面吗?”

淳于安紧皱的眉头逐渐舒缓了,他‘摸’着方正的下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懂你的意思了……”

“大人大才。”韩逢年点到即止,揖手恭维道。

“那横空出世的李主宗究竟是什么人?横空出世,一出名便是因为斩了伪帝头颅,若是有如此气运,怎么此前从未听说?”淳于安道。

“此人甚是神秘,有人说他是金州人,有人说他是襄州人,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是徐州人。说法颇多,最重要的原因是此人孤儿出身,恐怕连他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来历。据说前二十几年,都是在坊间捉鸡遛狗,不务正业。直到成亲后,才逐渐起势出头。”韩逢年顿了顿,说,“此话也不是毫无道理,他娶的那位襄州夫人,确实当得上一个贤名。”